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玄幻小说 - 废太子生存指南在线阅读 - 第51节

第51节

    裴凛之点头:“以后郎君就不用自己上课了。”

    萧彧笑着摇头:“也不是,我还是愿意上课的,人总得找点事做。我是在想,周围村子里有这么多孩子,都没上课,不如干脆办个正式学堂,让周围的孩子们来上学。”

    裴凛之又惊讶了:“周围村子的都来上课?”

    萧彧点头:“昨日我在厨房听见几个妇人在议论,升龙湾有两个孩子在后山摔死了。小孩子没事干,无人管束,根本就不知道轻重,没有危险意识。这需要好好教导。”

    “但一个几岁的孩子已经能帮家中干活,如若来上学,就损失了这个劳力,怕是有许多人不会送孩子来。”裴凛之说。

    萧彧说:“我们免费办学,他们愿意来就来,不来我们也不强求。读书识字的意识是需要慢慢传达的,只有有人尝到甜头,以后才会对读书重视起来。”

    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就算是全民义务教育的年代,也还有不少贫困偏远地区没法普及呢,更何况是现在连肚子都没填饱的年代。

    萧彧看着包袱里那些金银,忽然说:“现在有钱了,干脆再盖个学堂吧。”

    裴凛之看着萧彧,无奈地摸摸额头:“郎君你真是不嫌累。”

    萧彧笑道:“这有什么累的,人总要有点奋斗目标的,否则活得太得过且过。”

    “我去安排吧。”裴凛之说,“等库房建好,让师傅们接着盖学堂。”

    萧彧说:“先跟里正商量一下,选个好地方,学堂不是咱们的私产,是大家的财产。”

    裴凛之说:“希望大家都能明白郎君的苦心。”

    朝饭过后,萧彧对赖峰和向阳说:“你俩上午跟着我上课吧,先熟悉一下环境和流程,再研究授课内容。”

    孩子们发现,今日的课堂上,多了三个大人,他们端着板凳坐在后面听老师讲课。关山也跟着来了,因为cao练早晨就结束了,他不知道要干什么,只好跟着赖老大跑。

    萧彧看到也没说什么,也罢,要办学堂,光三四个老师肯定也不够,自然是越多越好。有学堂拘着这三人,想必也没多少时间和精力乱跑。

    赖峰三人不是没见过私塾,但那都是士族高门的家学,普通百姓是没机会读书的。像他们三个从小就被皇室秘密收养,统一习文练武当然不在此列,他们读书是为皇室子弟服务的。

    所以三人见到萧彧的课堂时,十分意外,但也没敢多问,毕竟就算萧彧被贬为庶人,但血脉还在那儿,他们不敢造次,更何况现在他也差不多算自己的主子了。主子办事,下面的人就不该过问。

    萧彧上完课,背上阿平出来,叫过赖峰三人:“你们上完课有何感想?我只教算术,孟洪孟夫子负责教书学。这个班孩子学习进度分两拨,现在没有多余的课堂,便混在一起教学,等新学堂建起来,便会分开,你们三个看看自己擅长什么,就教什么吧。”

    关山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了:“萧郎君,我也要教吗?”

    萧彧转头看着他:“教啊。以后办了学堂,学生就多了,要分好几个班,我们几个也忙不过来,你也来帮忙,反正除了晨间cao练,你也无事可做,能者多劳嘛。而且学堂以后会有武术课,你还可以带孩子们上武术课。”

    赖峰和向阳都憋着笑同情地看着同伴,关山憋红了脸没说话。

    萧彧又说:“孩子的课只上半日,午后我暂时没想到安排你们做什么。你们可以自己找事做,晚间还得上课,给村中年轻人上的。现在是在院子里上,以后学堂办起来了,就会集中到学堂去。”

    赖峰三人听完后点头,始终没有异议。

    萧彧说:“你们也许会觉得奇怪,我为什么要教他们读书识字,毕竟这么偏远的地方似乎也用不上。学习知识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用上,就比如你们三个,读了书,今日便可在我这里做个受人尊敬的教书先生,否则我就只能打发你们去挖泥。这些孩子将来长大了,进了城,便能找一份正当工作。而且读书,不光是为了识字算数,更是为了培养学习的能力,也许能够改变他们将来的命运。”

    赖峰双手握拳:“郎君大义。”

    三人跟着萧彧观摩了数日,终于正式上岗,先是在夜间课堂给年轻人授课,三位新晋夫子状况百出。

    赖峰年纪最长,人也老练些,跟外界接触最多,他的状况最少。

    向阳与关山平日里没什么外派任务,接触的人少,不善言辞,讲得结结巴巴的。他们这才明白,原来夫子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第一次课结束之后,三人发现自己几乎话都不会讲了,受到打击极大。

    萧彧去安慰他们:“谁也不是天生就能说会道,都是通过学习和锻炼来的,你们讲得磕碰不错,但内容并没有错。比起下面坐的那帮人,你们懂的要多得多,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将你们知道的东西告诉他们。”

    在萧彧的安慰下,这几人硬着头皮又讲了几次课,经过几次锤炼,最终都磨厚了脸皮,再也不脸红心跳说话结巴了。

    萧彧、裴凛之和孟洪三人终于从夜间课堂上被解放出来,有人替他们上课了。

    第50章 珍珠

    有钱好办事。越王萧胤留给儿子的抚养费不少, 加起来总有近千两银子。萧彧从中支取了五十两,选了块风水宝地,盖了一座宽敞明亮的学堂。

    三排砖瓦房, 两排做教室,一排做教工宿舍,还配套了崭新的桌椅。

    萧彧花钱盖学堂比自家盖房子大方多了, 什么都用最好的,裴凛之忍不住调侃他:“不是自己的钱花起来不心疼。”

    萧彧也止不住笑:“那倒没有,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再说这是在给阿平积阴德呢, 不比拿去寺院里烧香供给那些菩萨效果好?”

    裴凛之不知道他嘴里怎么那么多奇奇怪怪的话,但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理, 孩子就是未来和希望, 需要重视。

    殿下虽然年纪不大,但心思极为通透, 只可惜这周遭的百姓未必懂得他的良苦用心,不知道到时候能有多少人送孩子来上学。

    学校落成之前,库房和厂房也都盖好了。萧彧安排瓷坊搬了过去,并在那边重新盖了三孔窑。

    根据不同的用途来区分, 一个用来烧缸盆瓮一类的粗瓷,一个用来烧杯碗碟盘,还有一个专门用来烧花瓶、茶壶、酒壶等更为精巧的器物。

    这些器物多数都是萧彧绘图,工匠们根据他的要求慢慢去摸索, 怎么做坯, 怎么雕琢, 甚至还试着去描花纹。孰能生巧, 不少器物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

    院子里的瓷窑终于推掉了, 大家终于凉快了不少。原来做瓷坊的几间屋子也被清扫出来,重新刷上石灰墙,用来当蚕房、织坊。

    今年的蚕已经收了,虽然后期出现了桑叶紧缺的现象,但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到处去找桑叶和替代品,竟然都顺利地熬过来了。

    收获了堆积如山的雪白蚕茧,有了蚕房和织坊,大家便可以在这里煮茧子抽丝了。

    买回来的奴仆中有家属是蚕娘,便教大家怎么缫丝织布。村中的婆子姑娘几乎都来了,缫丝织布工作量大,活儿精细,需要的人手很多。

    萧彧从来不吝惜给工钱,给工钱时不分男女,只要你干的活值那个钱,他就愿意给,所以大家都喜欢来他家干活。

    丝绸为什么卖得那么贵,不仅因为数量少,也因为太费时费力。

    接下来很长时间,村中的女人都会有活干,也就意味着有钱赚了。大家都很高兴,她们也能像男人们一样挣钱养家,想买点头油之类的再也不用看男人们的脸色。

    这日傍晚,萧彧和裴凛之从学堂回来,碰上一家两口子吵架,看热闹的不少。

    奇怪的是女主人站在门外和看热闹的女人们聊天,屋里则不断有笤帚、木盆、铲子之类的东西扔出来。

    看热闹的女人还不忘打趣:“月牙嫂,你看二哥还是舍不得,扔的都是摔不坏的东西,他倒是把锅子、盆、碗、油罐都扔了啊。”

    月牙笑着说:“他有魄力倒是扔啊,摔了我也买得起,现在咱也不用求着他给钱才能买得起油盐了。”

    看热闹的女人们抚掌:“可不是,现在咱们也能挣钱了,不用再看他们臭男人的脸色了。凭什么大家都一起挣钱,这做饭洗碗、洗衣浆衫,照顾全家老小还是我们,他们男人就该坐在那儿等吃现成的。饭做得不及时还要骂我们,简直没道理。”

    不少女人附议:“对,就是这么个理儿。大家都一样挣钱养家,男人也不比女人高贵。萧郎君还说了,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裴凛之一手抱着阿平,用空着的那只手肘撞撞萧彧:“郎君,这帮女人都翻天了。”

    萧彧忍俊不禁:“翻什么天,男人的天吗?女人本来就能顶半边天。”

    裴凛之好笑地摇头:“郎君说话越来越不着边际了。”

    裴凛之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呢?”

    正在议论纷纷的女人们这才注意到人群后面的萧彧和裴凛之,都忍不住掩嘴偷笑起来,他俩因生得好看,深受全村女性偏爱,是未婚姑娘们的如意郎君。

    月牙看见他们,赶紧过来福了一福:“萧郎君和裴郎君来了。你们给我评评理,我今日从织坊回来,我家二郎埋怨我没早点回来给他做饭。我说我又不是在外头玩,他先回来,要是饿了,完全可以自己做饭。他就嫌弃我说错话了,骂我不务正业,不守妇道,不相夫教子。你们瞧瞧,给我加了这么多罪名呢。”

    萧彧笑道:“那好吧,我就来评评理儿。二郎呢?”

    月牙压低了声音说:“在家怄气呢,不出来。”

    萧彧便和裴凛之对视一眼,两人默契地抬脚进了屋,二郎早在屋里听到他们来了,见人来了,有些窘迫地打招呼:“萧郎君,裴郎君,请坐。”

    萧彧摆摆手:“不坐了,我就来跟你说句话。说来说去,都是我的错,是我请了嫂子去家中帮忙,耽误了她给你做饭。”

    二郎满脸窘迫:“没有没有,是郎君看得起我们。”

    萧彧说:“我知道二郎平时也辛苦,干的都是体力活,回来想休息一下,有口热饭吃。”二郎在他的青砖窑干活。

    二郎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月牙正要张嘴反驳,萧彧又接着说了:“但是嫂子也没闲着,她在织坊干活也辛苦,要把一根根那么细的蚕丝织成布,是一件相当费神的事,也是咱们男人干不来的事。她在织布中找得到自己的价值,觉得有成就感,这咱们要尊重,并且为她感到高兴。她这么辛苦,也是为了你们家多挣点钱,替你分担负担,所以你更应该支持她的工作,而不是反对她。至于家务活,也不是天生就该是女人做的,男人的手难道就点不燃火,拿不起笤帚吗?这不是把我们男人瞧扁了吗?”他说着笑了起来。

    月牙笑着说:“就是,你看萧郎君说得多有道理。你有时间,就该替我分担一下。你看看人家萧郎君和裴郎君,不照样带孩子、自己做饭吗?”

    二郎被说得心服口服:“我以后做还不行吗?”

    萧彧闻言笑了:“夫妻间就该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好了,你们两口子慢慢聊,我们回去了。”

    “郎君慢走!”

    两人出了房门,迎接他们的是雷鸣般的掌声,女人们纷纷称赞:“萧郎君说得太好了!我们女人不是天生围着灶台转的。”

    两人走出人群,直到没人的地方,裴凛之才笑道:“郎君给大家带来的变化真不小。我只是有些担心——”

    萧彧扭头问他:“担心什么?”

    裴凛之说:“担心白沙村的姑娘们嫁到外面去,可能会被夫家欺负。”

    萧彧挑眉:“为何要被欺负?”

    裴凛之说:“郎君教导她们男女平等,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我担心外面的人规矩多,白沙村的姑娘受欺负。”

    萧彧哈哈笑:“那就不要嫁出去了,我们家不是还有几十个单身汉嘛,我还怕白沙村的姑娘不够娶呢。”

    裴凛之没接话,他们家那些单身汉都是签了卖身契的,算不上自由身,也不知道村里的姑娘会不会嫌弃。虽然他们家的奴仆和普通人也没多大区别。

    他看着萧彧的笑容,内心有些感慨,殿下在这里,把白沙村打造成了一个理想国,没有战争,没有饥饿,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男耕女织,人人都有能读书,发挥自己的才能。

    如果这样的模式推广到整个安国甚至天下,该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只是,这样的模式能推行得下去吗?

    两人回到家,发现孟洪正在等他们,萧彧问:“孟大哥有事?”

    孟洪将一个本子递给他:“这是这个月的账本,明日该发工钱了,郎君请过目。”

    萧彧双手接过来:“好,谢谢孟大哥,辛苦你了。回头我将工钱支给你,你拿去帮我分发了。”

    “好。”孟洪答应下来。

    萧彧说:“坐吧。”他在石桌边坐下来,摸一摸茶壶,茶还是温的,想是吉海或者那个小丫头泡好的,亲自倒了三杯:“喝茶。明日月初,思归该回来了吧?”

    说到儿子,孟洪满是沧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若无意外,应当回来了。”

    萧彧扭头对裴凛之说:“凛之你明日进城送纸,顺便接他们回来吧。”

    孟洪连连摆手:“不必麻烦,才几里地,叫他们走走也好。镇日在医馆里待着,想是不能像家中这样锻炼。”

    裴凛之说:“我看也不用接,我尚未出门,他们怕是已经到家了。”

    萧彧笑起来:“也对,思归归心似箭,每次都是天不亮就拉着长生在城门口等开城门。”

    “这么恋家,没出息。”孟洪嘴里这么说着,脸上笑意却不减。

    萧彧说:“恋家怎会叫没出息,说明重感情,适合学医,因为能感同身受患者的痛苦,将来会是一个特别好的大夫。”

    “能帮到郎君就好。”孟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