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科幻小说 - 神城在线阅读 - 第26节

第26节

    “没错,每一个盒子都有,每一个盒子都不会相同,只有三个盒子在一起时,才能凑全一副完整的地图。这是用了一种叫做子母印的手段,也叫做套印。但是这种有不能叫子母印,这只是借用了子母印的手段,叫做兄弟印或者是手足印比较合适。”老爸解释说。

    “这是什么意思?”唐云馨很好奇地盯着这张纸。

    “你们都看过电视或者是小说,在两晋之前,打仗调兵时需要动用虎符吧,这这盒子上面的图案效果就是跟虎符差不多。”父亲详细解释说。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要调动军队时,国君将右一半交给差遣的将领拿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验证可信,方有权调动军队。咱们平时说的“符合”这个词就是从这里面演变出来的,另外最出名的虎符事件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了,郭沫若当初创作的著名的话剧《虎符》就是以此为原型的。

    虎符在各个朝代是不尽相同的: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再到后来则是铜牌和印信一并使用,近现代因为通讯技术的发达,虎符及相关的衍生品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说到这里我明白了,也就是说通往神城的地图是分别刻在三个盒子底面上的,只要有一个不在或者是假的,那么整个地图的路线就会不齐或者是假的。只有将这三个盒子聚在一起,将底面上面的刻文套在一起,完整的地图才能显现出来。

    “你们明白了吧?我估计当初安期生从齐威王哪里得到了这个承天宝匣发现了底部的那幅地图,就按图索骥找到了那个神城,回来本来想要告诉齐威王。可惜齐威王已经死了,安期生怕这个承天宝匣上面的秘密被野心之人利用,就一分为三,放在了三个不同的地方。”老爸看着桌子上的盒子,看来我的推断能力是遗传的,没想到父亲也是这么能推理。

    这种印章也像是一种特殊的锁,一个锁上面有两个以上的钥匙孔,所以需要多把钥匙。只有将这些钥匙集全了,按照正确顺序插进锁孔,才能打开这个盒子。在宋朝之后的各个地方的国库就是这样的,为了防止有人贪墨税银,国库就是用这样的所。起初并不是一把锁,而是多把,每个人拿着一把锁的要是。再到后来,专门制造出必须有多吧钥匙才能打开的锁,这种锁在清王朝技术达到了顶峰。

    这样的话有胜却无,有了这一条线,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要找这三个承天宝匣了,姑且都叫他们承天宝匣吧。另外这三个承天宝匣中都盛有东西来着,这一个原本是放着黄金圣律剑,不知道那两个盒子里面放的是什么。不管放的是什么,必须要找回来,否则我们就别想靠近神城一步。

    既然知道了承天宝匣的作用,又知道了下一个目的地是在陕西宝鸡的眉县附近,有了这些,剩下事情就是去找一下有没有我们要的东西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唐云馨商量一下,事不宜迟,准备明后两天动身先去北京,然后马上去陕西宝鸡。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收拾了一下相关的东西,那个承天宝匣和玉简还是先寄存在老爸那里,我们只拿着父亲和曲叔叔给我们翻译出来的东西,顺便嘱咐了一下老爸要注意点安全,有什么新发现就联系我们。

    我和唐云馨到徐平家将徐平拖了起来,告诉他赶紧收拾东西跟我们走。徐平的母亲问我去哪里,我只能告诉她准备到外地去考察,去个十天半个月就回来,我要是告诉她我们去玩命,老婶子非和我玩命不可。

    三个人到北京,并没有去唐云馨家里住下,而是到一家酒店住了一晚。等待唐云馨将一切装备准备好寄往宝鸡市眉县,我特地嘱咐一下唐云馨将黄金圣律剑还有我从齐王陵中夺来的那把剑一块给我带着。另外让唐建华给我们开了几张通行证明说白了就是介绍信,这年头没个介绍信没个关系直接走不动路。我趁着这个时间到大栅栏的同仁堂经爷爷给我的方子抓好药,现在的药房真好,还给熬好,当然要加钱。

    一切准备好,直接从北京机场坐飞机直飞宝鸡。唐云馨和徐平还好,我坐飞机晕机,一路上吐得都快把胃给吐出来了。结果在飞机上被徐平笑话了一路,八尺男儿连个飞机都搞不定,别说是其他的了。

    我在来之前让唐云馨给我找出太白山拔仙台附近的详细地形图,结果这姑奶奶二话没说就给我把军用卫星拍的高清晰的地图给我弄来了。我一边吐得稀里哗啦,一边看着手中的掌上电脑。

    我指着汤峪镇这个地方对唐云馨说:“我来之前查过了,这个汤峪镇是去拔仙台最近的路,我们从宝鸡坐车去眉县,再从眉县倒车去汤峪镇,在那里休整一天,然后从汤峪镇去拔仙台。我估计我们要找的地方很可能就在拔仙台附近。”

    我们决定在汤峪镇修整一下,然后再到拔仙台附近去捡一下话漏。父亲来的时候告诉我,既然是道家修仙的事情,那么在一些道家遗址附近肯定有很多这样的传说。

    第二章 汤峪镇的听闻

    我们终于踏上了寻找那个虚无缥缈的秦皇长生府的路程,希望这次老天爷不要跟我们开一个大玩笑。毕竟给我们的范围太大了, 所以说我们无功而返的可能性也太大了。我们经过一路的颠簸,飞机火车和汽车都坐过了,这就是没有河海,要不然就要坐轮船了。

    唐云馨看我吐得说话都有气无力的,很是不忍,点了点头:“你先休息吧,等我们下了飞机再说。”

    到了宝鸡,我已经吐得都不快不省人事了,还是坐得头等舱。好不容易坐一次这么高级的舱位,连个空姐都没来得及看,飞机上面的美食也没有吃到。下飞机的时候还是徐平架着我我下飞机的,飞机上的漂亮的空姐在机舱门口看到我这个样子都抿着嘴偷偷地笑。

    终于站在地上了,我常舒了一口气,又吐了一阵。按照唐云馨的意思,我们现在宝鸡市休息一天,等我返过劲儿再走,徐平也是这样认为,看我吐得实在不像话了。我摇了摇头,说算了,我们随便在宝鸡吃点饭,然后坐车去眉县。在宝鸡在休息罢了,吃完了午饭找到了去眉县的大巴车,准备坐车去眉县。

    可惜了,我们没时间,要不然非得逛一逛这宝鸡市。宝鸡市古时候又叫陈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里面的陈仓就是指的这里,这里还是伏羲氏和女娲氏的诞生地,也算是历史文化名城了。

    坐车可比坐飞机舒服多了,这里还是属于八百里秦川的地盘,都是秦岭下面的冲积平原,一路上汽车开的还算平稳。到了眉县已经7点多了,因为比较眉县比淄城和北京要靠西,现在太阳还没有下山。一晚上就在没闲的酒店中休息了,我也缓缓劲。

    第二天从驻眉县的军队的一处仓储点提出我们寄送来的包裹,有三个大大的包,我试了一下,每个不下60斤。因为这里面有军事禁品,不能走正常的邮递途径,只能通过唐云馨家的关系利用军事运输到了这里。唐云馨检查了装备是否齐全,然后三个人让人用军车直接送往汤峪镇。从眉县县城到汤峪镇开车走了3个小时,因为这个时候路上已经见山。

    到了汤峪镇,我们谢过了开车的那位士兵。在这里找了一家温泉旅馆先住下了,准备第二天雇车去拔仙台。之所以不用军车上山,是因为在这里开着一辆军车上山太显眼了。三个人就扮作登山野营的旅行者,因为在这里这个季节登山的很多,我们能够隐去自己的身形不被注意。

    在旅馆里面泡了一阵温泉,感觉浑身舒坦,这两三天的旅途劳累总算给去掉了,也回魂了。我将早先准备的中药汤剂拿出来分给唐云馨和徐平,告诉他们这里面的故事,然后让两个人赶紧喝下去。虽然两个人很怀疑这里面的真实性,还是捏着鼻子喝了下去。没想到这药不像是我想象的那么苦,反而何在嘴里有一种淡淡的清香,我对太爷爷的这副药方的三分相信变成了七分,剩下的三分就看看疗效了。

    吃完晚饭,我没有事,坐到饭店的大堂里面,听着三三五五的人们在聊着这里的奇闻趣事。其中一个人说到了拔仙台的来历,这个拔仙台是以道观命名,是传说中当年武王讨纣后姜子牙封神点仙的地方,拔仙台顶小观上供奉着据说姜尚封神点仙所坐的椅子,世人不可动坐。我听后笑了笑,一般名山大川都一个神奇的传说,以衬托这里的神圣也名气。周敦颐也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估计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很多山川被说为是神仙洞府,仙山福地。

    突然我听到其中一个人对一桌子上的三四个人说:“你们去镜儿崖没事,但是绝对不能再往里面走了。”

    “为什么?”其中的一个人问。

    “镜儿崖自古以来就是不允许往里走的,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的话,就算再熟悉的这里地形的当地向导,也没有往里走的。有一年有几支探测队不听劝告,非要进去,记过没有一个活着出来的,后来救援的也没有出来。”

    “有这么悬吗?”其中的一个人嗤之以鼻,估计这群人也是登山爱好者。

    “既然老板这样说了,咱们也别冒这个险,还是按安全的路线来,咱们是来旅游的,不是来送死的。”其中的一个人又说,这个人应该是这群人的队长领头一类的,他说完,其余的人都点了点头。

    我感觉这里面似乎是有故事,寻了个机会和这位旅馆的老板聊了起来,这位旅馆的老板是土生土长当地人,对着太白山极其熟悉。他原先是生在这附近山里面的一个叫做水磨上的小山村里。原先是以给人当向导和采草药山货为生,后来有了一笔钱后,在汤峪镇开了这家温泉旅馆。老板的话说在他35岁之前都是在大山里面生活的,对这一片的大山熟悉的不得了,除了秦岭里面的猴子,再就是自己了。

    我问他:“刚才为什么不让那几位穿过镜儿崖到那里面去。”

    “听意思是你也对那边也感兴趣,如果真是那样,我劝你们还是别往里面去。进去就是死路一条,那里面连只猴子都不进去。”旅馆老板一脸正色。

    “跟您说实话,我们跟他们一样,都是登山爱好者。原本本来也想进到里面去看看,因为这一片山里面似乎只有镜儿崖附近有雪山之类的。”我说了个谎。

    “那是老被人传下来的,说镜儿崖里面不能进去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走到那附近什么仪器都要失灵。我本家有一位叔公,不信邪,一天走近山谷里面,但是并没有往里面走??????”旅馆老板跟我说他知道的事情。

    “他也没回来了?”我插了句嘴。

    “不,他回来了,他是我们村里面进山唯一回来的人。”旅馆老板在回忆那件事情,“但是,出来后他却疯了,大喊大叫的,说里面有鬼,有数不清的鬼,谁见了谁就会被鬼拉进去,那是通向冥界的地方,是死人居住的地方。后来过了要20多年,他才好了一些。我们问他见到了什么,他死活不说,只是告诫我们千万不能进山,那里面的东西不是我们能见的。从那以后对镜儿崖里面感兴趣的人再也不敢进去了,一直到现在。”

    “有这么古怪?”我倒是很感兴趣。

    “不止一个人在镜儿崖附近听见里面鬼哭狼嚎的声音,好像很多人打仗等等。老一辈传说这里面有一处神仙的洞府,被秦始皇发现了,他自己为了祭祀神仙,在里面杀了很多的人。为了避免后人做到自己没有达成的长生目的,最后还把这一片山谷全都封死了。”旅馆老板看我很感兴趣,把他知道的都告诉我。

    我大体问出了我想要知道的地方,为了避免旅馆老板怀疑,我又请他给我们推荐几条风景好又没危险的登山线路,最好还能看到雪山的,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是慕着“太白六月飞白雪”的风景来的。旅馆老板很热情的给我们推荐了几条线路,其中就有他居住的水磨上那个村庄,他说这里很多佛寺还能见到南面的雪山。我请旅馆老板给我们联系一辆车,我们要雇一辆车进山,旅馆老板很热情的帮忙。

    我回到楼上,敲了敲唐云馨的房门。唐云馨开开门让我进去,估计她刚去跑完温泉去年,头发还湿湿的,正在拿着一块大毛巾擦着。身上穿的也不是多么多,我怕再出现在北京的那一幕,很暧昧也很尴尬。我就赶忙将眼光从她曼妙的身躯上移开,拿出平板电脑,打开那几张军事卫星地图。

    我指着图上镜儿崖附近的一片山对她说:“我们明天不用去拔仙台了,我们要找的地方应该在这里!”

    “你怎么知道的?”唐云馨很惊奇我这么确定。

    “你就不要管我是怎么知道的,这一片山地很奇怪,里面似乎充满很多危险,但是我估计我们的装备足够应付了。”我将地图放大。

    这一片山地并不是像其他的地方一样是青绿色,这一带是青褐色的,很大的一片是白色。这就是说明这一带树木和草并不是多么,很大的地方是裸露的石头,白色的地方是雪山,那些绿色的线条是山谷了。听旅馆老板说很多仪器到这里都失灵了,这就说明这个地方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强烈干扰。

    我和唐云馨把里面可能的一些事情都分析了一遍,感觉我们带的装备能够应付绝大数情况。如果我们遇到应付不了的情况绝对能够自保,能够全身而退。明天就让车打着我们到离镜儿崖最近的村庄去,我们从镜儿崖进山。

    “对了,冰阳,你那中药还挺有效的,现在身上能够发出淡淡的清香,在这里没有被蚊虫叮咬过,看来还真是管用。如果说我以后天天喝,是不是身上能够一直发出这种香味,有点像是小说和电视里面那些奇女子了!”唐云馨很兴奋的对我说。

    我们通过在汤峪镇的旅馆的听闻,决定不去拔仙台了,因为我听到了镜儿崖,这里也许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

    第三章 初入太白山

    我们终于到了汤峪镇,因为我之前晕机,所以决定在汤峪镇进行修整。我们本来是想要到拔仙台附近去捡一些话漏,但是我在宾馆大堂休息的时候,听到了几个驴友在谈论要进太白山的事情,但是被店主给拦住了。我听得出这里面大有文章,于是就从店老板那里得到不少关于太白山的传说,还有不断被提及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镜儿崖。

    唐云馨问我:“我会不会和那个香妃一样,浑身散发异香啊?”

    “是不是能成为香妃一样的奇女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是药三分毒,所以没有病少喝为好。”我知道很多这种方子虽然一时能够做到很多事情,但是长时间肯定对身体有害的。

    商量完相关的事情,我们各自休息。第二天天不亮我就将徐平拖了起来,旅馆老板帮忙找的车已经停在外面了。我们坐在车上向着离镜儿崖最近的村庄进发,一路上都是盘山公路有的地方还没路。这种三蹦子在大山的农村中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我们坐在车斗子里面看着满山的翠绿,这里是天然的氧吧,感觉身心的放松。有种等我老了就在这里养老感觉,这里是一个养老的好地方。

    一路上坐着三蹦子,司机还算健谈,只不过方言有点听不太明白,这位大哥吼的秦腔还是很好听的。车在路上绕来绕去上来下去的走了也得四个多小时,我看了看表大约是在10点左右的时候到了一个叫做南塬村的地方,司机说这个地方离镜儿崖最近。我们下了车,唐云馨按照原先讲的价付了钱。因为提前已经打好了招呼,在村口这个村的村长正在等着我们。我们将大本营暂且安在了村长的家中,在村长家中吃午饭。

    这个叫做南塬村的村庄仅有30户人家大约130多人,还算是大山里面的大的村庄的,这是同东部沿海的村庄相比那就没得说了,只是那边一个小组。山里人很热情,再加上大巴山人的实诚,拿出了自己家中最好的东西,山鸡野菜什么的。虽然不是多么奢华,但是绿色无污染,这顿饭吃的有滋有味。吃完饭,我请村长从村里给我们找一匹骡子或者是驴,我们需要用来驮着装备。要是单凭这三个人背着这几百斤的重量在大山里面转几天,不等找到长生府就要累死了。

    村长很痛快的答应了,没多久还真给我们找来了一匹半大的骡子。我把骡子钱和饭钱付给了村长,告诉他我们准备进下午进山。村长一听我们要去镜儿崖,知道我们要进山。老人急的只劝我们,说进去了就是送死。我跟他说我们只是在镜儿崖附近转一下,然后就向南到鹦鹉镇去了。老村长这才放心,还是嘱咐千万不能进山。

    “对了,村长,去那边除了沿着南海沟进到三岔峡再到镜儿崖这条河谷的道路,还有没有其他的道路?”我问老村长。

    老村长思考了老半天说:“本来通过南海沟再经过三岔峡是最安全的道路,但是路途比较远。从三岔峡到镜儿崖那边本来是有条山谷的,山谷直上直下。上面现在还有很多古栈道,听过去的老人说这上面的栈道是秦朝的时候修建的,有的说是进军巴蜀修建的,有的说是为了在山里修建一个什么东西修建的。”

    “那现在那个栈道还能不能走?”我问老村长。

    “应该还能吧,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还通过这条栈道采过药材。听村里面的一个后生说,这条栈道是直通镜儿崖的,到了镜儿崖会分成两条。一条是通道那些山里面的,另一条是通向前面的将军石。如果不过这些栈道,走到三岔峡在绕大河谷去镜儿崖,要多走大半天的时间。”老爷子回答,又加了一句,“你们不要想着进山了,进山只有一个山谷入口,要是不走这个山谷口,就要翻越大山,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过现在进山的道路就只剩下我跟你说那个古栈道了,山谷早已经被山洪冲毁了。”

    我大体明白怎门进山了,剩下的事情就要和唐云馨去商量一下,看看选择哪一条路线进山。谢过了老爷子,到天井中找正在往骡子身上装包的唐云馨和徐平。我拿出平板电脑一看地图,再一对照老村长给我讲的和我们所在的这个南塬村,我差点吐血。我们正好绕着整个太白山景区转了一个大圈,我们在东面汤峪镇下的车,然后现在是在太白山西面的鹦鸽镇南塬村。我们正好多走了一个半圆,耽搁了半天时间。

    我正在懊悔的时候,唐云馨安慰我:“当初我们是要去拔仙台找线索的,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计划不如变化快,这不是你的错。”

    听完唐云馨的安慰,我心里好受了很多,我这辈子最讨厌多做无用功了。我将跟老村长的谈话和唐云馨说了一遍,让唐云馨决定一下我们走哪一条路。

    “听老人家的说法,我们选择最安全的道路只能是爬过这个山谷进去,但是会很耗费时间。这个栈道虽然不确定性很大,但值得我们一试。我们只有五天的口粮,不能在这上面耽误太长的时间,虽然是吃没了粮食我们能够打猎。但这不是长远之计,我们还是速战速决为好。”唐云馨想想说。

    “和我想到一样,我们就从栈道进去。我总感觉这次行动不会那么顺利,总感觉后面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们,但是我观察过周围,没有发现可疑的人。”我这几天一直觉得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们,很不让人放心,我也是感觉赶紧解决了早回去比较好。

    收拾停当,牵着骡子,向村长辞别开始向镜儿崖出发。去镜儿崖要穿过鹦鸽河的一处直流,然后经过南海沟直接到三岔峡,找到三岔峡的古栈道,经过古栈道进入镜儿崖的山中。一路上还好,这个河谷的海拔还算是比较高,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还没有爷爷说的那种蚂蝗出现。不过路上的虫羽还是围着我们打转儿,不过似乎怕我们身上的味道,只是在我们一米开外。

    那个时候,从南塬村到三岔峡的鹦鸽河峡谷还没有被开发成旅游景区,还是乱石丛生的河谷,还没有现在修造的比较平整的山道。一路上只有一条人踩出来隐隐约约的小路,我们只能沿着前人的足迹往前走。我计算了一下时间,今天天黑之前肯定是进不了山中了,只能先找到古栈道,在栈道下面休息一晚上,我把我的想法和唐云馨说了一下,唐云馨也同意的安排。

    还好骡子的体力和耐力不错,帮我们驮着这200多斤的装备,要不然三个人背着这些东西在崎岖山谷中,非累死。一路上上景色还不错,我一边和唐云馨商量如何找山中的那座秦皇长生府,一边和徐平插科打诨,倒不是很劳累,走的还算比较快。

    我指了指山崖上面的像是被山谷冲毁的一段古路对唐云馨说:“看来我们这条路走对了,你看上面那条道路,那似乎是秦朝专门开凿的驿道。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河谷下陷和历年的洪水都已经毁的七七八八了。”

    秦朝和汉朝的驿道都有一个特点,都会在一些特定的地点放几根石柱或就地取材利用路边的大石,上面刻着这条驿道通往哪里。这个可能是现在公路里程碑和路牌的始祖吧,到了后世大多都会在很多路口或村庄的地方立石碑或者驿站,这种石柱就废弃了。

    终于在下午6点左右的时候到达了三岔峡,因为是在山中,西下太阳已经被山头挡住了多半个,用不了多久大山中就会黑了下来。三岔峡,顾名思义就是三个河岔相交的地方。因为是夏季,所以水量还是很客观。我四周打量一下,最宽的那条河岔是向东,这就是老村长说的去镜儿崖最安全的路。在南面的一处陡峭的山谷上面有一些木头支起来的东西,看来这就是村民口中所传的那根古秦栈道了。

    我找到了栈道,招呼唐云馨和徐平赶紧拉上骡子往那边去。因为河水还算深,只能脱了鞋子挽起裤腿踏水而过。到了那边的栈道下面,借着太阳的余晖还能看得出,这一段古栈道还算完整,没有我们想象的只剩下一些做支撑木梁,相反,很多上面的木板之类的还保存很完好。看这个样子,比较安全的到达镜儿崖问题不大。

    在山谷的背风平整的地方扎下行军帐篷,点起篝火,准备在这里休息一晚上。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徐平不知道从哪里给叉来**条鱼,在火上烤完了,味道还是很鲜美。睡觉之前,我看了看星空,星明月朗,估计山中两三天内是好天气,这对我们很有利。山谷中最怕雨天,很容易形成洪水,再小的山谷一旦形成山洪那就是灭顶之灾。不过我也不能确定,山中天气变幻无常,还是老话,事情越早解决越好。我还是感觉有人在周围看着我们,我四周找了一下并没有发现可疑的人,是我多疑了吧。

    我们在经过一段急行军,终于看到了之前村长所说的那段古栈道了,这就说明我们离着镜儿崖很近了。

    第四章 镜儿崖的古栈道

    被三蹦子司机送到了一处叫南源村的地方,在这里被告知这里是到我们所说的镜儿崖最近的道路。在南源村听老村长说有一条进山的道路,还是先秦时期的栈道。通过老村长的描述,我们认为镜儿崖里面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所以决定尽快进山。一开始走河谷地区还是挺顺利,但是随着越走越深,山路不好走,看着天色已晚只能就地休息。

    第二天一早就起来,我们如果要上古栈道,就不能牵着骡子上去了。于是将背包什么从骡子身上拿下来三个人背起,徐平将骡子拴在一处水草充足的地方。他故意将绳子放的长长的,这样骡子就有足够的草料吃了,四五天不用人管都没有事情,这里是荒山野岭人迹罕至,不怕被偷。

    三个人背着背包就爬上了古栈道,开始向镜儿崖开拔。

    我们一路上在这条古栈道小心翼翼的行走,生怕哪里不结实一脚踩空了掉到山崖下面去。掉下去不说是粉身碎骨,一百米的高度足够让你亲娘都认不出你来。我们只能用登山杖小心翼翼的向前探着,像蜗牛一样行军。我仔细看了看这条古栈道,知道为什么保存的比较完好了,这是用当地的松木和柏木搭建的,但是这些松木和柏木都是用或烤过的,外面都已经碳化了。这就让虫蚁没法吃这些木头,另外碳结构也是自然界中最稳定的结构,所以风吹日晒并没有让这些松柏腐蚀多少。除了这些,估计这些栈道上还有很多地方放置或者是涂抹了很多防虫药,也会多多少少的起一些作用。

    看完了这些,我心中有数了,让唐云馨和徐平加速前进就行了,没有多少危险。将三个人身上绑上绳子,只要其中一个人有危险那么其余的两个人就能救起来,这样路上就快多了。虽然从三岔峡到镜儿崖从地图上看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但是俗话说望山跑死马。我们虽然不是望山而跑,但是这蜿蜒曲折的河谷就很不给我们面子了。也忘记了是哪位诗人说的了,好像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说的这太白山的古栈道: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还有一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我感觉这后一句形容我们走的这条古栈道最为贴切了,真是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条栈道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前一步感觉还踩在后一个人的头顶上,后一步已经是被后面的人踩在头顶上了。走了一上午才走了一半多一点,只能在站到上面休息吃了点袋装的速食品。

    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三个人终于走下了这段栈道,到了镜儿崖下面。终于知道为什么叫镜儿崖了,这是一段高达百米的悬崖峭壁。估计这座峭壁上在以前是有瀑布长时间冲刷,所以很光滑,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被放在了山间。

    在崖壁的下面有很多石刻,但是经过风吹日晒已经很模糊了,还有一些被很多青苔覆盖。我叫过唐云馨帮忙看看这上面刻的是什么,让徐平帮忙铲除了石刻上面的青苔。三个人卸下包将石刻下面杂草和石刻上面青苔都收拾掉,这里上面的内容大体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似乎是帝王的出巡图啊。”唐云馨张大了嘴巴。

    “你怎么知道这是帝王出巡图呀?”我摸着下巴饶有兴趣的盯着唐云馨,这位唐家的大小姐是学理工出身的,本来我以为她对古时的礼仪知之甚少。

    唐云馨白了我一眼:“不要用那种看不起人的眼光看我,我好歹也是世家出身。我的曾祖父唐金云和你的曾祖父李敬堂可都是哈佛大学考古历史系的同学,我再怎么着也会读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的。《尚书》中说过,天子出行,八马驾车,诸侯为六马,卿大夫为四马,士为两马。这上面这个人就是坐在八匹马拉的马车上,应该是一位帝王了。”

    徐平不是做这个的,问我:“靠八匹马就能知道这上面刻的是一个皇帝呀?”

    我看了看石刻上面的内容,对徐平说:“云馨说的没错,古时只有天子才能乘着八匹马辣的车出行,《穆天子传》中的穆天子周穆王就是驾驶这八匹千里宝马良驹去昆仑山拜访西王母的。”

    我指了指这个马车后面的一些图案说:“还有,你看这后面,这些人手里拿着仪仗,一共十八对,分别是斧钺锤瓜之类的,这些都是皇帝出行的最高礼仪。而且你看这辆马车上面的伞盖,上面的璎珞似乎是五重,也是象征着九五之尊,所以这必定帝王出巡了。我想我们走的没错,那座长生府就在这里面,而且秦始皇也一定来过。”

    “你怎么知道这里面的人一定是秦始皇!”徐平问我。

    “这好办,看看这石刻里面人物的服饰。秦始皇的贴身卫队叫做秦骁虎贲,后世管这种军队叫做御林军或者是羽林军。他们的头盔上都插着一根毛,这些卫队就像现在中央警卫团,专门保卫皇帝和宫室的安全,是最精锐的部队。他的虎贲军有一个历朝历代都没有的特点,秦始皇的虎贲勇士都带着一张面具,是看不到脸的。你看看这上面的虎贲军,是不是都没有像其他的人把脸部雕刻出来。”我指着其中的一些石刻对徐平说。

    “唉,还真是,都没有脸。难道不是风吹日晒的,给弄没的。”徐平凑上去看。

    我给气乐了:“哪有风雨专门只把卫队的脸给吹没得,这些侍从和大臣们的脸不是还能隐隐约约的看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