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镜明花作在线阅读 - 第110节

第110节

    少女:“我修行浅薄,看不透。”她拨开姜小乙冰凉的手。“你哭什么?这人一生习气太重,早晚要遭一场大罪,现下还了债,无事一身轻,你要真替他着想,该高兴才对。”说完,轻灵灵离去,只余姜小乙,依然傻傻蹲在原地。

    第103章 老戴:缅怀一下故人。

    少女的话姜小乙听得一知半解, 观她后续与刘公的对话,她应是安王之女谢凝。这就更奇怪了……姜小乙心想,她若真是谢凝郡主, 面对此等国破人亡之惨祸, 为何如此平静?

    谢凝没有哭闹,她没有像那些旧朝忠臣一样以身殉国, 也没有向那些降将一样屈身求饶。

    此等静然之姿反倒让刘公刮目相看,他没有伤害她,命人将她送回府邸,严加看守。

    姜小乙拿起肖宗镜身旁那把剑, 这把剑她早早就见过,以前是剑身破铜烂铁,剑鞘看着还算古朴贵重,现在连剑鞘也烧得不像样了。

    她再次看向肖宗镜的尸身, 看着看着, 忽然发现自己有些想不起他的样貌了。每每回忆,都只是阳光下一个靠在门板旁的模糊身影。

    谢凝说她流了泪, 的确如此,可再细究下去, 她又找不到像样的理由难过。她心底有种莫名的情感,如同春日的阴雨,微不可察, 又绵绵不绝。

    最终, 姜小乙带着剑离开了菩提园。她刚出去,便见一大批降臣叩拜刘公,打头一人墨衣红靴,身材最为高大, 头也叩得最深最低。

    “姜姑娘。”

    一旁的韩琌叫住了她。

    “宫中局势已控,但城内处处都是闹事的,我再拨你一千人马,你去城里贴好告示,稳住民心。”

    姜小乙刚好想离开皇宫,当即应下。韩琌又道:“先封住城门,以防贼子趁机出逃。”姜小乙看了他片刻,忽然问道:“你没事吧?”

    韩琌一愣:“什么?”

    姜小乙:“你脸色很差,是受伤了?”韩琌的脸色看起来比刘桢死的时候还要差,他摇头道:“我无碍。”

    姜小乙领命离去。

    彻底稳定城中百姓已是两日后的事了,姜小乙不眠不休,将刘公军的告示贴满城中每个角落,派人四处传递消息,破除那些子虚乌有的谣言。

    这一切忙完,姜小乙回宫复命。宫中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登基大典。姜小乙的脚步不由自主又走向了菩提园,这里依旧防备森严。然而进去后她发现,这里所有人的尸首都尚未入殓,只有肖宗镜的不见了。

    她问看守士兵:“怎么少了一具尸首?”

    士兵道:“韩将军取走了。”

    “韩琌?”姜小乙又问,“他带去哪了?”

    士兵:“这我就不知道了。”

    姜小乙到处找韩琌,哪都找不到。她莫名焦急,像个没头苍蝇一般在宫中乱跑。出了内廷,她撞见张青阳,见其戴着斗笠,背着包裹,一副要出远门的打扮。

    “你这是做什么?”

    张青阳道:“我要走了。”

    姜小乙一愣,张青阳反问:“你呢?急急忙忙的又在做什么?”

    姜小乙:“我在找韩琌……”

    “我知道韩琌在哪。”张青阳道,“他去安葬肖宗镜了,我正好要同他告别,我带你去吧。”

    姜小乙与张青阳骑上马,出了天京城,朝着东北方向一路前行。

    姜小乙几番侧目,欲说还休。

    张青阳:“你想问什么?”

    姜小乙:“你为何选在这个时候离开?”

    张青阳思索片刻,答道:“自打踏上起义之路,我已做过太多身不由己之事,坚持到现在,只因心里一直有个念想,想助一位明君上位,不要再发生当年肇州的人间惨祸,如今也已实现。我本是出身江湖的修道人,此番不过是回归原路罢了。”

    姜小乙由衷感叹:“你选得对,还是外面自由自在,皇宫真让人透不过气。”

    张青阳笑了笑。

    “都晓得江湖好,但总要有人留在朝廷做事,哪朝哪代都是如此。我做不到,只能靠别人了。”

    赶了许久的路,夕阳西下,等他们找到韩琌时,已是深夜。

    凭着月光,姜小乙看出这是一块宽阔的地界。

    韩琌坐在一块石头上,身旁是一座新坟。

    姜小乙瞧了一圈,这地方属实荒凉,别说山山水水了,连棵树都没有。北方开春风沙大,就算是夜晚,偶尔一阵风吹来,姜小乙还是吃了一嘴的沙子。她来到韩琌身旁,他不知坐了多久,也是浑身风尘,挽着袖子,手里抓了把碎石子,正无意识地拨弄着。

    姜小乙抖了抖身上的土,道:“你再恨他,也不至于给人埋在这种地方吧,他好歹也是你师兄不是?”

    “师兄……”韩琌指头弹出一粒石子,缓缓道:“自打我入师门,师父总拿我与这位‘师兄’比,他觉得我的天资不如他。我不服气,我与师父说,师兄他选了一条错误的路,我们将来一定有场不死不休的决战。我还问他,觉得我们谁会赢……”

    他没有继续往下说,静了许久,又道:“师兄活着的时候,我坚信自己比他更为强悍。但现在他死了,我又忽然觉得,自己之所以当初能狠下心来做那人神共愤,天理不容之事……可能就是因为我打从心底相信,将来能有人为师父报仇吧。”

    夜深人静。

    姜小乙侧目,看到韩琌脸上有莹莹的反光。

    这是姜小乙第二次看见韩琌哭,但他这一次哭,不像刘桢死时那么悲痛欲绝。如同当下的夜色,这是一种平静而忍耐的泪水。在姜小乙看来,韩琌应是很想好好替这悲凉的师门大哭一场,可他不敢。

    他怕泉下二人不会领情。

    又静了一会,姜小乙问他:“你还没说,师父觉得你们谁会赢?”

    韩琌道:“他没答。”

    师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他本想自己去找答案,如今也不可能了。

    师父死了,肖宗镜也死了,这惨淡的师门一共三人,被他逼死了两个。

    报应究竟何时来呢?

    他不清楚。

    但他仍有能确信之事。

    韩琌扔掉手中石子,站起身,借着月光,指向前方。

    “出了这个路口有三条路可走,左边通肇州,中间通祐州,右边通抚州。”他拇指往后一比。“往后就是天京城。这四个地方与此处相连,从地图上看是一个鹰爪形状,所以此处也被称为‘鹰爪口’。”

    “鹰爪口肖宗镜应该很熟悉。”韩琌眯起眼睛。“师父是祐州人,肖宗镜从天京到祐州,鹰爪口是必经之地。我听师父说过,十几年前这里很热闹,商旅众多。但是这么多年兵荒马乱,加上山匪横行,此处早无人烟。算算日子,肖宗镜应该亲眼目睹了此地荒芜的经过。”

    韩琌一一细数。

    “肇州乃是主上聚义之处,祐州是我们拜师习武之地,后面便是他效命一生的天京城,我将他葬在这,离哪都近。”他望向东北方向。“抚州悍匪横行,是他和杨亥都无法根治的所在。他留在这也能见证,我是如何将此地恢复从前的繁华。”

    姜小乙看着韩琌,不知是不是月光过于清和的缘故,她总觉得韩琌跟她第一次见到时相比,洗去了不少戾气,变作了另一种锋芒。

    他们三人共同祭拜了肖宗镜,一切完毕,天蒙蒙亮。

    张青阳与他们告别。

    韩琌抱拳:“小仙一路顺遂。”

    他们的告别很简短,好似万水千山,尽在不言。

    姜小乙骑在马上,回眸远眺,肖宗镜的墓安安静静置于晨光之下。

    她望着天边朝日升起,照亮黄土大地,褪去血色,补上苍白。尘归尘,土归土,藏在她心底长达一个冬季的阴霾,渐渐驱离。

    回到皇宫的姜小乙,已然困得两眼模糊,她晃晃荡荡进入一间屋子,找了张床,闷头便睡。

    她做了一个白日梦,梦里她见到一个小伙计,趴在一张木桌上,伏案流泪。姜小乙走过去,问道:“小兄弟,你因何哭泣?”他不回话。姜小乙又道:“你怎么哭得像个女子一般。”他还是没有理她。

    姜小乙搬了一个凳子在他身边,坐了好一会,轻轻揽住他的肩膀。

    “别难过了。”

    她不知陪这小伙计哭了多久,最后他站起身,离开屋子前,回头看了她一眼。姜小乙意外发现,这年轻人虽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却还是眉清目秀,怪好看的。

    他对她道:“还欠着的人情,别忘了还。”

    姜小乙点头。

    小伙计的身影消失不见。

    姜小乙缓缓睁开眼,发现自己睡在一间从未到过的房间。屋子极小,床榻也窄得很,将将只能微蜷着身躯。姜小乙挠挠发梢,屋外日光正亮。她走到外面空荡荡的小院,看到对门还有一间小屋,左边则是一间正房。

    她来到正房门口,发现没有锁,推开门,微微一愣。

    这里不正是梦中那小伙计哭泣之处?

    屋里装饰简陋,一张木桌,旁边是武器架和两个书柜,里侧则是一张矮床。

    姜小乙坐到座位上,回想梦中情节,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清风顺着敞开的门吹进房间,姜小乙蓦然忆起,抬手点了点面前的桌子。

    “这里……该有一盏茶。”

    “你怎么在这?”

    姜小乙转头,见裘辛站在门口,姜小乙道:“我一早回来,也不知怎么就在这睡下了。”

    裘辛:“马上会有人来清理此地,腾出地方另作他用。”

    “好。”姜小乙随裘辛离开房间,走到外院,抬头一看,角落的一棵杏树开了花。

    姜小乙看着看着,笑了起来,对裘辛道:“这花白中带红,娇柔烂漫,真是占尽了春光。”

    裘辛默然,似是不太感兴趣。

    姜小乙又道:“烦请你带句话给白秋源,就说丰州北边的虹舟山上,尚有人在等她。”裘辛微微困惑。“虹舟山......那不是天门的地界,谁在等她?”姜小乙道:“是别人告诉我的,我从前欠下的人情,劳烦裘大哥帮个忙。”

    裘辛道:“好,不过你为何不自己同她说?”

    姜小乙心道,我也要走了。

    这冰冷的深宫里,已经没有任何她留恋的东西了。

    她出了营地,不多时,一群人从后面走开,打头之人见姜小乙远远离去的背影,略觉眼熟。

    “是谁来着……”

    “戴王山。”

    戴王山回头,恭敬拱手。

    裘辛道:“你带人来收拾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