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庶女归来在线阅读 - 第257节

第257节

    “何meimei,”胡杨捂着胸口,吃力地说,“我猜你手里拿着的,就是苏夫人所中之毒的解药了,你快去救她吧,迟了恐来不及了。罗川乌不是一个出色的大夫,却是一名制毒能手,他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毒,制出的毒物千奇百怪,令人防不胜防。”

    ☆、第622章 云彩般的女孩

    更新时间:20140303

    赶到祥云园的时候,何当归不防跟一名玄衣男子打了个照面,一个曾经极为熟悉的男人。“”

    他一身玄色银绣君子兰长衫,腰系白玉带,足蹬青缎皂底朝靴,宛如一块无瑕美玉熔铸而成的人,静静立在那里,说不出的飘逸出尘,仿佛天人一般,给人以清华高贵的观感。他的肤色晶莹,双目黑如点墨,不含任何杂质,清澈却又深不见底,仿佛是寒潭中的冰水,探不见底,更显得神秘。

    就是这样一双深邃的眼眸,静静望着她,似要将她吸入他的世界。

    何当归放缓了脚步,勉强笑一笑。一向对自己的妆扮有些大而化之的她,突然担心跑乱了发鬓,要不是救人如救火,她真想找个地方照照镜子,重新梳个头。她万万没料想到,在孟府后宅还能重遇故人……段晓楼,他一向还好吧?

    “你是……小七的媳妇,清宁郡主?”

    说话的人是段晓楼身后站着的华服男人,年约五旬,面容十分英伟,五官深刻如刀削斧凿,身形比段晓楼更加高大。这个男人她认得,正是孟府主人,保定侯孟善。

    何当归定一定神,上前恭敬请安:“媳妇朱氏,给公公请安,事情仓促,冲撞了公公和贵客,万分歉意。”

    孟善让她不必拘礼,进屋去说话,旁边的段晓楼薄唇抿成一线,一言不发,却是不顾孟善在场,又是这样的情形下见面,一双深黑的瞳仁一眨不眨地直盯着她的脸看。何当归被看得有点窘,又担心被公公孟善看见,只好将脸埋进胸口。看吧看吧,她把脸藏起来没脸了,只看她的发髻去吧。

    进屋后,各自落座,丫鬟奉茶上来,何当归说明了来意。

    其实她本来不打算插手苏夫人院里的事,一则她在“禁足中”,没的多招惹是非;二则孟瑄临走前确曾交代过,五爷孟宸跟母亲有些不对头的地方,母亲那儿出的事,多半跟孟宸有关,一旦出现这种状况,让她或者置身事外,或者暗地里帮孟宸一把。

    何当归老实勤恳地当她的孟家媳妇,本着“出嫁从夫”的原则,帮孟宸救了一个胡杨。又听胡杨说,苏夫人中了罗川乌的奇毒,何当归对这位以毒药“川乌”当名字的太医也有点了解,知道是个难缠角色。现在她手里的药丸可能是苏夫人的解药,也可能只是临时解药,只有先给苏夫人诊脉后再徐徐观察,因为解毒不是她的专长。

    “事情是这样,”何当归编了个理由,“五爷从七爷那儿得知,媳妇懂一些药理,就把这个药拿给我看,我一看之下,非但不是罗家的宝药,连补药都不是,而且含有微毒。所以我猜想,有人向婆婆下了毒,再兜售解药给公公,我手里这瓶不是治病的药,却是解毒的解药。”

    孟善闻言,面沉如铁,连声问:“你能确定?这不是罗家那种治百病的药?你说有人下毒?你指的人是谁?”

    事情到了这一步,何当归也不打算再隐瞒:“公公,不知您还认得我不,我与您在罗府的酒宴上见过一回。实不相瞒,我曾在罗府住过两年,那所谓的罗府传家宝药,是我炮制的一种药枣,后来我还制过一些名为‘回春丹’的丸药,都进献给了罗老太太。老太太吃枣和药后不止容颜一新,还治好了多年的顽疾,因此渐渐就有人浑说,罗府有返老还童的奇药,吃一丸能年轻多少岁云云,纯属无稽之谈。”

    “什么?”孟善不可置信地问,“罗家的宝药竟然是你做出来的?”

    何当归肃容点头:“这件事千真万确,但那回春丹是专治罗老太太的风疾的药,症状不对头的,譬如伤风头痛,纵吃一千丸也不管用,又怎么能治一百种病?此事实在是子虚乌有,我也没料到,一个普普通通的药会被人传成长生不老药。而且据我所知,罗府最高的制药水平做成的药,也就是三清堂的人参鹿茸膏一类,连药师堂的返魂丹、知命膏都比不上,绝对做不出好的丸药来。”

    孟善叹气道:“既然夫人是中毒,那先给她吃了解药再论其他。罗川乌等人欺人太甚,他的账我会跟他彻底清算!”

    没想到孟善也不糊涂,一下就猜出了下毒的人是罗川乌,目的就是拉孟家下水,陪罗家一块顶“谋反”的大缸。何当归取出里襟藏着的药瓶,眸似一泓秋水,不急不躁地说:“公公容禀,罗川乌是个制毒高手,擅长下连环毒,然后分段做解药。如果这一瓶只是临时解药,那吃了也没大用,缓解了一时疼痛,却加深毒性,所以吃前要慎重斟酌。”

    孟善大惊:“罗川乌竟然如此阴险!这该如何是好?”

    何当归先抑后扬,又说道:“媳妇只说有这种可能性,具体情况还不明了,现在最好找一个擅长解毒的大夫,为婆婆诊脉后再说。”她倒是想直接举荐自己,可她也没有十分把握治好苏夫人。孟善当朝老臣,权贵人物,或者他认识什么厉害的、强她百倍的解毒高手呢。她还是先别出头了,做人要谦虚,不能自大。

    孟善又愁了:“擅长解毒的大夫?太医院里有二十多个御医,谁知哪个会解毒,都是些不中用的老夫子。”

    默不作声的段晓楼突然开了口:“世伯莫着急,你要找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谁?”孟善忙问。涉及到他爱妻之安危,孟善的心绪烦乱,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了,也不曾想一想,何当归巴巴的亲自来送药,可不就是来瞧苏夫人的么。

    段晓楼一扬下巴,遥点着何当归,眸光黑得叫人心悸。他用叹息似的口吻说:“她,是这世上最高明的大夫,世伯一试便知。”

    何当归垂下一双眼帘,终于说出来意:“公公,我想瞧瞧婆婆,若我不行,公公再找更好的大夫来。”

    孟善有何不允,当下就让丫鬟引何当归去内堂。

    等她进去了之后,主客二人寂然用茶。这时候,孟善也瞧出来,自从七儿媳出现那一刻起,段晓楼的态度就不大对劲,孟善突然想到了什么,神色一变,紧声问:“世侄你提到的心仪之女子,莫非,莫非是她?”

    先前饮茶时,段晓楼说孟府中有一女子,萦系他怀,愿用“玄武匙”为聘求娶那名女子。当时,孟善以为段晓楼看中了他三名女儿中的一个,为难地回答道,大女儿二女儿都以有了婚约,虽然对方没有世侄这般的人材品貌和家世,但婚姻之约贵在守信,不能轻易易改,如今只有一个小女儿年方十三,待字闺中,不知世侄意下如何?段晓楼一笑,然后用话岔开,说以后再议这件事。

    现在见段晓楼大异寻常的神情,还有那专注而深沉的目光,只盯着何当归的小脸瞧个没完,没有一丝避讳;何当归则是一眼不看段晓楼,一双小巧的耳朵一片酡红。这不能不让孟善疑心。

    段晓楼放下茶盏,不回答孟善的问题,反而说:“圣上请波斯第一巧匠大节栗打了一把玄铁天锁,制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把钥匙,天锁制好之后,图纸立刻被焚毁,除了集合四把钥匙之外,就连大节栗本人都无法开锁。孟世伯你手里有青龙白虎,小侄有玄武,至于朱雀,原本收在国师齐经那里,现在想必落到天机子手中。天锁后面的冰库里存放着的东西,世伯,难道从未动过心?”

    听到这里,孟善认为段晓楼是皇帝派来,试探自己的。于是孟善敛容道:“老夫位极人臣,一心效忠皇上,手握两把钥匙,老夫诚惶诚恐,决不敢起别的念头。”

    段晓楼笑一笑,用极轻的声音说:“世伯快别误会,‘玄武匙’对我而言不过是件死物,我留着它无用,纵使活一百年两百年,也不过是个孤独的人。这世间只有一个女子能让我快活,我想用那件死物,跟世伯交换一个活人。假如世伯肯成全,小侄愿带着她离开京城十年,等天下大定之后再回归故居。”

    “什么人?”孟善两道浓眉皱起。

    段晓楼双眼懒散地眯成细长状,黑眸专注地盯着对桌上一只汝窑茶盏,那是何当归刚刚用过的茶盏。一把轻柔的嗓音在室内回荡,轻如一阵风,耳力向来好的孟善,几乎没能捕捉到那些震撼人心的言辞。

    “那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是我心头的云彩,多少次我已经放手了,也已经忘了世上还有这么一个人了,然而再抬头看天时,不知什么缘故,那片云彩竟又飘回来了,还是不远不近地悬在我头顶,心上。如此往复几年,从未间断过。”

    段晓楼顿了顿,自言自语似的说:“这些年我效命于锦衣卫,做了不少事,杀过人,也救过人,经过世间极致的富贵荣华,也在玄妙的神功中几近勘破生死之境;于官场之上,我二十余岁袭了爵位,有幸与世伯比肩,也算达到了顶峰。然而每天闲下来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心里一遍遍想的只有那个人,只有她的容颜。”

    “请明说吧,她究竟是谁?”孟善再次问道。

    段晓楼从茶盏看向孟善,目中满是恳求的神色,缓缓道:“自今而后,我不想再过问天下大势,愿于乱世将起之前,将我的玄武匙和兵符全交给世伯,带着她归隐山林。希望世伯在孟府中做一场火灾,把她一把火‘烧死’,使她变成一个不存在的人。这对世伯是极容易办到的事,对吗?我听人说,七公子不久将纳仙草郡主为平妻,这一次走顺天府,七公子也有美相伴左右。她对七公子而言,不过是众人中的一个;对我而言,却是不能取代的唯一。”

    孟善静静听完,无意识地动了动嘴唇,刚要说些什么,内堂有绿衣丫鬟走出来,脆声回道:“夫人已经醒了,七奶奶让请老爷进去说话。”

    孟善让丫鬟先进去伺候着,方才起身往内堂方向走,沉默地垂头思考着什么,走出去十几步,又定住身形,回头冲厅中的客人说:“知子莫若父,那个丫头,也是小七常常挂在口上的人,他的心思我多少知道一些。世侄你的提议再好,我也须考虑几天才能答复你。”

    段晓楼起身,长作一揖:“那小侄先回家中等信,请世伯三思为幸。”

    ☆、第623章 公公媳妇交涉

    更新时间:20140304

    送走了段晓楼,孟善急匆匆赶往内堂看夫人,丫鬟回报时说,夫人已经醒了,然而孟善来看时,夫人还在昏迷中……

    孟善疑惑地看向床头侍奉汤药的何当归,后者淡淡一笑,解释道:“刚刚有一刻,婆婆醒过来了,媳妇想着公公或许有话要跟婆婆讲,于是让宗红去请公公。谁知公公只是迟来半刻,婆婆她……就又睡过去了。您别担忧,婆婆的心脉稳健,没有大碍。”

    那个名唤宗红的丫鬟柔柔一福,垂头作证说:“奴婢也看见夫人醒了,还唤了老爷的名讳。”

    孟善走到床边看苏夫人,何当归不着痕迹地退下,还没退到门边,孟善就突然回首叫住她:“别忙着去,我还有几句话问你。”何当归只得站住,垂手聆听训教。孟善又对房里、隔壁汤药房的几个丫头婆子说,“你们上院里伺候,不可大声喧哗。”丫头们齐齐一福,都下去了。

    一时,房里屋外只剩三个人,苏夫人还在昏迷中,清醒的只有孟善与何当归。

    何当归心里有些打鼓,她敛着眉眼,只专心研究自己绣鞋尖上的红色绒毛,猜着是兔毛还是狼毛。在这片缕呼吸都清晰可闻的室内,她的第六感前所未有的灵敏,清楚感觉到两道光压平注在她的脸上,长久的凝注不放。她不得不承认,孟善这位沙场宿将的威慑,在这一刻把她压得连喘息都开始艰难起来。

    不知过了有多久,当她感觉孟善终于不再盯着她看时,大松了一口气,窗外的风摇曳进来,吹拂在她的身上,背脊有阵阵凉意袭来,原来早已沁出了一层冷汗。

    “丫头,你今年几岁?”孟善冷不丁开了尊口。

    “十四。”何当归绞着帕子,轻声答道。

    “学医几年?”孟善又问。

    何当归自述经历:“我打小在农庄上种田,从能听懂大人说话的时候就接触医理了,算算也学了十年了。”

    孟善颔首:“难怪,果真是有造化、有天赋的孩子。说来惭愧,老夫为夫人输真气输了一宿,也只能稍微减少她的病痛,而她的脉息已十分虚弱,老夫对此无可奈何。丫头你只进来略瞧了一眼,现在再摸脉时,已经稳健有力了。”

    何当归谦逊地说:“术业有专攻,媳妇是学医之人,专门帮人解除病痛。公公是大将军,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怎么有闲暇了解不入流的医道。这是不可比拟的。”

    孟善头一次仔细打量她,比打量自己女儿更用心地从头看到脚。

    她用一支银簪挽住乌黑的秀发,盘成精致的丛梳百叶髻,掐一朵玉兰别上,显得清新美丽典雅之极。黛眉轻点,樱桃唇瓣不染而红,像一朵含苞的出水芙蓉,纤尘不染。一件样式简洁的素白长锦裙称在她身上,桃红的丝线绣出朵朵腊梅,从裙摆一直延伸到腰际,勾显出窈窕的身段。

    她周身上下没有一件金玉珠钗环佩的首饰,却自有一番气度,不能让人小瞧了去。孟善见过多少王公之女、倾城佳人,但还从没见过哪个女子能穿着如此朴素,还穿出这样清贵高华的气质来。难得她年纪轻轻,经历也浅,气度却非常沉稳,是个能上台面、见大阵仗的女子。难道这就是段晓楼看重她的地方?

    何当归眼观鼻鼻观心,任由孟善细细打量,暗中在心里催眠自己,他不是老虎,他不吃人;他不是蟒蛇,他不咬人……

    说到底,面对孟善,她还是有些紧张的。原因就是,刚才段晓楼在外堂说的那些话,她也一字不漏地全听见了。她的耳力一向好,又有心去听段晓楼与孟善的谈话,所以这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话,全落在她耳中。

    听闻段晓楼还没死心,她只觉得好像突然一脚踏进了凉水里,周身寒意遍布。她不知还能做什么事让段晓楼放手,再烘干她自己的鞋袜,从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中走出来。

    段晓楼许诺孟善的抽身朝野、归隐山林的未来打算,不论是真是假,她都不能陪同一起,因为她不爱这个男人,在他的未来里也看不到她的未来。而且段晓楼直接找孟善“交换”的用意,也让她有些疑惑,甚至疑心。

    不论段晓楼手中的筹码是什么,他这么直来直去,上门来要一个已经做了孟家媳妇的女子,难道不怕激怒了保定侯,保定侯二话不说,先秘密处死了她,以保全孟家的声名?毕竟,她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妾室,而是孟家明媒正娶、载入族谱的正室妇人,孟瑄又是保定侯最倚重的儿子。现在诈死一回,放她出去虽然容易,然而将来,一旦她在世人面前露面,还改头换面做了段晓楼的女人,孟瑄岂不成了世人的笑柄?

    不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直觉和经验都告诉她,段晓楼不是为了他口中所说的目的来找孟善;孟善也绝对不会因为区区一样东西,就轻易顺从了段晓楼的心意。所以,偷听到段晓楼类似“告白”的言语,她非但没有半丝羞赧和幸福的感觉,还有一种寒意在心间蔓延。

    灵敏的鼻子,隐隐嗅到一种阴谋的味道。是错觉还是什么?她应该放任了自己,将段晓楼往最坏的方向去想吗?他真的会变成那种因爱生恨、不择手段的人吗?

    何当归轻叹一口气,心里滋味莫名。

    孟善却因她这一声叹息而皱眉,仿佛能读懂人心似的,他如炬如电的双目锁定了她,沉声问:“你听见了?”

    假如何当归什么都没听见,那她应该连“你听见了”是什么意思都不懂,第一反应就应该是满面困惑。可是何当归在孟善的注视下,有种无所遁形的慌乱,每个动作表情都很吃力。最后,她没能做出困惑的样子,索性也不装了,抬眸直视对方的虎目,坦然道:“没错,我身怀内功,耳朵很好使,一不留神就听见了。”然后又申明自己的立场,“我是孟瑄的妻子,无法承段大人错爱,我的下半生只可能在这座宅院度过。”换言之,出了这院子,她就只求一死。

    孟善顿了顿,只说:“那番谈话,不可传出去,连小七也别告诉,否则依他的性子,非去跟安宁侯理论不可。”

    何当归垂头应是,不知孟善是不是完全打消了应允段晓楼的念头,还是用假象来安抚迷惑她。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贵重过一把钥匙,她说出了苏夫人的状况:“婆婆中了毒,但瓶子里的解药不是完整的配方制成,吃一丸就能缓解症状,压制毒性,但是三年后会复发。毒性倍于今日。我只是用银针封阻了她的心脉,还要请教公公,这解药给不给婆婆服用?”

    其实,她是不想让段晓楼跟孟善谈得更久,所以悄悄扎了苏夫人的痛xue,使她恢复一些神智。苏夫人在昏迷中叫出孟善的名字,何当归就回头跟大丫鬟宗红说,婆婆她醒了,正在叫公公呢,快去喊了来,清醒时间很短的。宗红也听见苏夫人的呼唤,不敢耽误工夫,也没上前察看,就去回禀孟善。最终,孟善他们的交谈没能继续下去。

    孟善暗吃了一惊,他以为苏夫人气息绵长,是因为服用了解药,原来还没吃药,只是针灸?

    打开枕边的药瓶看一眼,药丸果然一丸不少,孟善也犯难了:“没想到罗川乌如此狠毒,解药里也动了手脚,现在秘密扣押了他,命他重做解药,你认为如何?”

    公公大人不耻下问她的意见?何当归露出一个惊惶的神情,恭敬答道:“媳妇是这样的想头,假第一回就可能假第二第三回,就算再让罗川乌重制解药,防不住他还会搞鬼。到时,解药吃到嘴里,心中也不免犯个嘀咕。”

    孟善看着跟前站着的小心翼翼的美丽少女,面上闪过一点类似笑容的浮光,问:“你也是罗家出身,又是医道奇才,难道不能辨清解药真假?”

    何当归斟字酌句地回答:“一则,罗家从未流传过类似‘毒术与解毒’的家传医术,别说是‘客居中’的我,就是罗老太君、三老爷罗杜衡,也没有这样的本事。制毒纯属罗川乌的个人爱好,而我的医术是跟乡下的瞎子伯伯学的,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二则,我听人说过,毒物组合在一起,变化千千万,几样没毒的药材叠加一处,也有可能衍生新毒。我不曾专注研究过这个,所以不敢冒充专家,为婆婆辨识解药之真假。”

    孟善听她吐字如珠,带点悦耳的缠舌音,口吻非常沉静,没有段晓楼之事引起的慌乱窘迫,平铺直叙的答话,显然是对苏夫人的解毒胸有成竹。另一方面,她也用行动证明,自己无意于段晓楼,段晓楼的一切言行只是他一厢情愿。

    孟善的胡须翘了翘,这回是真笑了:“罗川乌的解药信不过,丫头你又不能辨出解药真假,那我留你何用?不如将你送去安宁侯府了事。”

    媳妇治不好婆婆的病,就是个无用之人,就得捆巴捆巴送走?这算哪门子的道理?

    何当归听了却是不惊不怒,敛眸袖手,继续说下去:“公公不是刚赞了我是个‘医道奇才’?虽然现在我对毒物不大精通,但是只要给我六个月的时间,我就有把握制出一种能彻底清除毒素的解药,在此期间,先用银针封xue之法,压制婆婆体内的毒性。婆婆只要保持饮食清淡、心情愉悦,再每三日让我施针巩固一回,就可以安然无虞地等到最可靠的解药问世。”六个月的时间里,孟瑄也该回来了吧?他会答应,拿她去换一把玄武钥匙吗?

    孟善这才弄懂了这小妮子话中绕的弯弯道道:她是在表明,她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苏夫人是否能解毒,是否能长命百岁,全指着她呢。

    何当归又道:“当然了,天下解毒高手如恒河沙数,不一定非我不可。我之所以自荐为婆婆解毒,是因为我是婆婆的儿媳妇,还要侍奉公公婆婆几十年呢。如果想知道毒是否真的解清了,也得观察几十年。”言外之意,别的人给了解药,拍拍屁股就拜拜了,你们能信得过吗?我是住在家里的人,跑不了和尚跑不了庙,我的解药,值得你信赖!

    孟善弯翘着胡须,低笑出声来:“丫头,你过于小瞧孟家,也小瞧老夫了。只要你仍是小七的妻子,就没有人能用任何理由从孟府把你带走。老夫方才是想试试你的心意,假如你有去意,老夫也会尊重你的意愿。”

    何当归低垂下头,对着自己的绣鞋微微笑了:“公公也小瞧我了,我的意愿是怎样的,从我上孟家花轿的那一刻,就再清楚不过了。”

    “既然如此,你回园收拾收拾,暂时在祥云园住段日子罢。”孟善微笑道,“你婆婆病成这样,家里缺一个主持中馈的女人,偏大儿媳她们也染病了,帮不上忙,只好劳碌你些时日。这里有重兵把守,里外都水泄不通。”

    何当归柔柔一福:“遵命。”

    ※※※

    回到竹园时,天色已黑透了,薄荷远远迎出来,小声回报说:“小姐,有位夫人来看望你,是两位彭公子的母亲,京城罗府的大姑太太。”

    “是……彭夫人,罗川贝?”

    “对,她已经等你很久了,说有要事相商,一直等到现在,奴婢劝不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