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庶女归来在线阅读 - 第254节

第254节

    苏夫人一口气呛着,剧烈地咳嗽着说:“咳咳,他们还有脸提起?难道他们要以此作为要挟吗?”

    孟善为她顺着气,解释道:“罗脉通大概当年就已然悔过,他收养了潘副将和广副将的幼子,并将此事记于他的行医手札之中,只是将真实姓名隐去。“”罗西府的罗川乌是太医,他为我看过几次诊,从我的眼中查出了端倪,做出大胆的猜想——我就是当年那一位换眼的将军。”

    苏夫人不解:“老爷的眼睛明亮有神,看着甚好。罗川乌他查出什么来了?”

    孟善捂着自己的左眼,出神地说:“在换眼之前,我一箭只能射穿空中三枚铜钱钱眼,然而那次伤愈之后,我重上校场,玩那种射铜钱的游戏,轻轻松松就能贯穿八枚铜钱。在此之前,只有潘副将能做到四枚。开始我以为是自己的臂力和弓马技术提升了,直到后来一次,我在书房处理公务,无意中抬头见几丈之外飞来一只蚊子,入目时纤毫毕现,我一指就将蚊子弹死,却突然反应过来,现在我能轻松做到这样的事,不是我的功力提升了,而是我的目力大增!”

    “目力大增?”苏夫人在灯下细看夫君的眼睛,不知是不是光线问题,两个瞳仁的色泽竟然不一样,怎么以前她从未注意到?

    孟善沉痛道:“潘副将的移动目力是军中最好的,他有个绰号叫‘青蛙眼’,正是因为他能随意地看清飞行中的蚊子小虫。这是他们潘家的独门秘法练出的目力,没道理我突然多出来这项本事。这两年我上了年纪,右眼偶尔有迎风流泪的毛病,左眼却还是一样的好用,为此我让罗川乌看过几回眼睛。他检查之后,疑心我的左眼不是我自己的,结合从罗脉通的手札里读过的故事,又问了我跟罗脉通的交情,最后他认定我就是那个‘逼迫’罗老太爷昧心事的人。”

    苏夫人怒道:“罗脉通在手札中还不讲实话?谁逼他做那样的事了!据此看来,他到现在还没悔改!”

    孟善从袖中拿出一个黄木封皮的本子,交给了苏夫人,道:“这就是罗脉通记载此事的老手札,夫人你帮我收着,以备日后同他们对质。”

    苏夫人接过来,问:“怎么弄来的?”

    孟善淡淡一笑道:“罗川乌上京之后,就住在他二伯罗杜松家里,我让小五潜进去偷了出来。读过之后我猜想,罗脉通之所以写‘有人逼他这么做’,一方面他是打从心里愧疚,不能面对当年的事实;另一方面,那时候皇上也确实说过,只要我万事大安,他们就加官进爵,否则就提头来见。罗脉通手札中提到‘迫使他为恶的人’,指的应该就是当今圣上。”

    “当今圣上?!”苏夫人恍然道,“难怪他不敢把真名写出来。”

    孟善点头:“同时,罗脉通还为他年轻时沽名钓誉、医术不精的事忏悔,他在手札中写道,经过多年的走方行医的磨练,他的三清针法大有所成,当年的事重来一次的话,他已经可以做到一根银针治好一切伤病,然而如今,再后悔也不能挽回了。他不住在罗府安享富贵,也是因为心里含愧,不敢去想这些荣华富贵的来源。”

    突然,窗外的院子里传出好大一声响动,管家媳妇张霸家的惊慌失措的声音响起:“贼,有贼啊!快来人抓贼!”

    可满园子的丫鬟都因为疫病传染的缘故被锁起来了,哪里能现有使唤的人?就是放烟火讯号传唤外院侍卫,也是远水不解近渴,等他们来到这里,小贼早逃窜去别处了,偌大的孟府找起来费老鼻子劲了。

    孟善皱眉,什么小贼有本领摸进孟府内院?外院轮守的三百侍卫可不是死人,夜间的守卫堪比皇宫大内,会飞的武林高手都飞不进来!

    此刻夫人还病着,他无意去追那个贼,只顺着哗啦啦的声响打出一道掌风,一扇木窗离框飞出,精准地袭上贼子的后心。那贼闷哼一声,挣扎着越墙而走,听那声音和娇喘,那贼分明是个女子。

    少时,张霸家的进来回禀:“贼人背了两包袱的金银细软逃跑,却在院里掉下一包,被老奴撞个正着。然后风刮来一个窗户,把贼人砸出三升血,可她还是裹挟一个包袱逃跑了。”

    孟善一晒道:“她跑不远,你放烟火筒让外院的侍卫进来搜,把守住各个出口和各要道,别惊着了内院的家眷们。”

    张霸家的得令而去。苏夫人白了孟善一眼,不悦地嗔怪他道:“你要抓贼就好好抓,干嘛打坏我的窗户?别以为你抓一个贼,我就原谅你去李月芝房里睡觉的事了!”

    孟善呆滞一下,讷讷道:“……我睡的是她的书房,不信你查问翟叶阁的下人。”

    苏夫人是一位性情与众不同的女子,有时候大度得有兼收天下女子入孟府的气势,有时却小气得眼里揉不进半粒砂子。孟善一阵无奈,连忙转移话题说:“而今,罗川乌一心想救这次湖州谋逆案中受牵连的族人,罗川谷则是想把没进官中的几十万谷粮要回来,或折价要回几万两银子。他们管窥蠡测,推断出了当年山洞中的所谓真相,拿着这个事作为要挟,还说潘副将、广副将的儿子已长大成人,一旦他们知道了真相为父报仇……”

    “呸!”苏夫人勃然大怒,“罗家的人好不要脸,一群三脚猫医术的臭郎中,他们有什么底气敢上门威胁老爷?他们以为,仅凭这一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就叫老爷身败名裂?那也未免太小看孟家了!那个死老头罗脉通不是还尚在人间么,既然他愧疚了悔过了,就快让他出来作证!”

    孟善摇头:“听说,罗脉通中风瘫痪在床,口外目斜,神志不清,连话也说不清楚,只怕不能出来作证了。而且这一回,罗川乌他们是非常低声下气的来求咱们办事,还带来了前段时间所有人都在传的‘能治百病的药丸’,要用那个药来作交换。”

    “能治百病的药丸?”苏夫人嗤笑,“你听他们胡说!世上哪有这种药?”

    孟善抚摩她犹沾着一点干涸血迹的憔悴脸盘,沉声道:“是真的,这个药丸炒得很火,据说吃十颗就能长生不老。京中的达官贵人,包括皇长孙朱允炆在内,都对罗家的宝药趋之若鹜,但罗老太君矢口否认罗家有这种药,还在一次宴会上当众立誓说,罗家绝对没有治百病的神药。有人觉得这是欲盖弥彰,却也没法儿进一步追查。然而,罗老太太的容颜返老还童,这是众人有目共睹的。”

    苏夫人挑眉:“那又怎样?”

    孟善犹豫一下,道:“罗川谷说,罗东府其实有家传宝药,有一次他装成病得很重的样子,他母亲罗老太就取了一丸药给他吃,吃后感觉精神百倍。这一次,他将整坛药偷换出来,带到了京城,就是想换回那四万两粮谷钱,好回家交差。”

    苏夫人冷哼:“不论是真是假,咱们才不稀罕他家的药,也不能帮这个忙。湖州罗家谋反是事实,老爷你手握重兵,是莫大的荣宠,也是一种临渊履冰的危险。你的每一个表态都会被皇帝和朝中百官解读出各种意思来。罗家谋反,而老爷你却帮他们说话,还用免死铁劵救他们,皇帝心里会怎么想?”

    孟善仍然犹犹豫豫地说:“那个罗川谷还说,愿意先敬献三丸药以示真假,也为了表达他的合作诚意。夫人你病得这么重,不如咱们……”

    “不行!”苏夫人气短而乱,面色也越来越苍白,仍坚持咬牙否决道,“绝对不能用免死铁劵换药,我宁可死也不吃那个药!”

    “夫人哪,其实他们要的是……免死金牌。”孟善告诉她。

    “免死金牌?!”苏夫人瞪大了双眼,几乎要气晕过去,“罗家人究竟有多不要脸?竟然跟孟家要免死金牌!”

    ☆、第616章 罗家原是亲家

    更新时间:20140227

    苏夫人之所以这般反应,是因为“免死金牌”跟“免死铁劵”不同,铁劵是老爷的军功换回来的,虽然有十次免死的机会,却不能免罪……换句话说,就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不砍头,也要刺字充军流配。而“免死金牌”有三次赦免的机会,不光可以免除死罪,连活罪也不让人受了,家产也一分不没收了!其好用的程度,可以媲美新皇登基时的大赦天下。

    自大明建朝至今,有几十位开国功臣领过免死铁劵,但是免死金牌,皇帝只发出去三面。而且,苏夫人之所以这么珍视孟家的这块免死金牌,是因为这金牌乃青州一役后,皇帝赞赏孟家十一虎之余,赐给他们荣耀,是孟瑄、孟瑛等几个小将拿命换来的,也是苏夫人作为母亲的最大骄傲。拿到金牌的当天,苏夫人就双手捧进密室,拿香炉鲜果供上了,晨午晚三炷香,看见金牌就跟看见儿子一样。

    现在听说,冷血的杀人大夫罗脉通的后代,竟然拿着祖辈的劣迹作为要挟,企图夺走她的“儿子”,苏夫人气得差点儿没升天,哆哆嗦嗦地说:“死,让他们去死……还跟他们多废话什么?让小二小五一刀杀了那群狼子野心的东西!”

    孟善单臂紧紧搂着苏夫人,叹气道:“夫人莫急,先听我说完,这里面还有个缘故,也是那罗川谷告诉我的——原来,小七的媳妇,皇上册封的清宁郡主,本是他的亲外甥女,名唤‘何当归’,是罗家当亲孙女一样养大的女孩儿。也就是说,扬州罗家原是咱们的亲家。”

    “亲家?何当归?”苏夫人蹙紧了娥眉,只不肯相信,“我固然知道七儿媳不是嫡亲的郡主,但瑛儿说他非常清楚清宁郡主的来历,道她是京城陆家的外甥女,再就没提过别的了,这会子怎么又冒出个罗家来?”

    孟善猜测:“陆家、罗家,这两个发声很像,大概是瑛儿喝醉酒大舌头说错了。”

    苏夫人推他一把:“你才大舌头!”

    “不管怎样,罗川谷的确没说谎,”孟善沉声道,“今天下午你们打牌,我悄悄在暗处看过一眼,那个小丫头,几年之前我就曾在罗府见过。当时小七突然转了性子,不愿跟我回山海关,说要留在扬州读书,我不信他肯安安分分念书,就跟踪了几回,才发现他是因为那个小丫头被绊在罗府了。”

    “岂有此理!”苏夫人嘶声喝道,“枉我还以为那丫头不错,没想到竟然是个狐媚子!才几岁大就勾引爷们,迷惑我的小七!”

    孟善想起儿子临走前托付他照顾媳妇,自知失言,连忙补救道:“哦,事情是酱紫的,那小丫头幼承庭训,医术顶呱呱,那时候小七练功走火入魔,又不敢告诉我,所以留在罗府请小丫头治伤。他媳妇是他的救命恩人!而且瑛儿说过,青州一行中,媳妇出力最多,这也是罗家提出要免死金牌的原因——皇上降旨的时候,金牌是跟着褒扬清宁郡主的圣旨一块儿来的,罗家人就认定这块金牌是他们外甥女的了。我怕他们还会上门纠缠小七的媳妇,她又不懂如何处理,于是就下令禁足了她,不许任何人探视。”

    “原来如此,”苏夫人的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既然如此,孟家可以帮罗川谷一个忙,抽出那部分入官的粮食,不足之数,咱们出钱补齐也可。但是罗川乌要的免死金牌或免死铁劵,免谈!一旦老爷你救了湖州的反贼,就会陷孟家于险境,为了那样一拨人,真的不值得。”

    孟善默然一会儿,方颔首道:“那就这么定了,咱们出些银子买几丸罗家的宝药,好治夫人你的病。”

    苏夫人还想说什么,院外却冲进来一名散发的俊美少年,在院中转了两圈才进屋来给老爷夫人问安。原来是五公子孟宸,他自称是望见烟火弹,赶来捉贼的。可是一来,他的穿着一丝不乱,不像深夜起床的样子;二来,信号弹虽然报了急,却不能明示出“祥云园闹贼”的事,他进来一转就用肯定的语气说“捉贼”,不可谓不奇怪。

    然而孟善夫妇都乏透了,谁也没注意到孟宸的奇怪之处,吩咐他几句,就让他领着护卫去寻那个贼人了。孟善又为苏夫人输了一回真气,两人和衣而卧,胡乱睡了一会儿就天亮了。

    孟善见苏夫人的面色非常差,连忙摇醒她,让她用些汤羹等待,待会儿他就先向罗川谷借三丸能治百病的药丸来应急。

    苏夫人还是不想吃罗家的屁药,但她这会儿已经哑声了,反对的话也说不出口了。她吃力地摇头表示拒绝,然而孟善哪里肯依从,心里眼里满满装的都是罗家的传家之宝。其实以孟善的头脑智慧,又怎么会不明白世上没有能治百病的药,更不存在什么长生不老药,但眼见苏夫人病得这样重,病急乱投医的人有什么不愿相信的?哪怕只存一分希望,他也要试一试!

    “夫人在家安心静养,我去去便回。”孟善给夫人一个安定温柔的眼神,然后快步离去。

    苏夫人勉强挣扎着起来,去密室瞧了一眼,香案上的免死金牌还在,但是暗格中的免死铁劵却不翼而飞了。她又惊又怒,几乎不能直立,老爷并没对她说实话!这个密室就在她的卧房里间,开启机关只有他夫妻二人知道,暗格也是一样。如今免死金牌还在这里,铁劵却没了,这更证明光顾密室的不是别人,而是老爷孟善!

    老爷听说她患了不治之症,就非常想要罗家的救命药。罗川谷应该没那么容易交出药来,更不会“先敬献三丸药以示真假”。

    他们罗家提出的条件,一定是用免死金牌加四万两银子去交换药丸,而老爷来探她的底线后得知——免死金牌是她儿子挣来的荣耀,坚决不给;免死铁劵么,一开始她以为罗脉通是恩公,就说过可以拿出三次机会来救湖州罗家的三条人命。老爷一定是拿着免死铁劵上的十次机会,跟罗川乌他们谈判去了!

    苏夫人眼前一黑,向后栽倒去,却被一双白玉似的手接住。

    这双手属于一名男子,他还是五公子孟宸,孟老爷十一子中比较特殊的存在。阖府上下的人都知道,他是老爷从外面带回来的儿子,其母的身份也不光彩,故此好几年不能上族谱,直到有一次宴会上有刺客用短刀行刺老爷,小孟宸一只酒杯砸偏了刀锋,变成了救父有功的功臣,连苏夫人也十分感激他,孟府才正式承认了他的身份。

    这些年来,孟宸的表现越来越出色,有时候比刻意收敛锋芒的孟瑄更引人注目,老爷对他也十分赞赏。苏夫人心里不自在,于是常在暗中做个小动作,扯一扯孟宸的后腿。譬如这一回给几个儿子娶亲,她故意给孟宸定了一个十三岁的周家小姐,要将他的婚事拖延几年,让他在生儿子的事上比孟瑄等人落后一截。

    虽然这些小动作无伤大雅,毕竟孟宸也可以选择先跟妾、丫头生子,但是苏夫人敢肯定,孟宸一定在心里恨着她。

    现在竟然在密室中见到孟宸,苏夫人简直就像捉住了小偷的神捕,强撑着身子,一把揪住孟宸的领口,骂道:“死小子,是不是你偷了免死铁劵?你想做什么事?难道你要毁了孟家吗?一人做事一人当,假如你心里恨我,你只冲我一个人来,这家里除了我,没有第二个人对不起你,你不能伤害他们!”

    孟宸的相貌十分秀丽,一头缎子般的黑发散落肩头,乍看上去就是个文弱书生。他的眉目分明,眼珠子是一种深不见底的漆黑,多看一会儿便有种快要被吸进去的错觉。那双黑眸中流露出冷冷的笑意,然而就在苏夫人定睛确认那个“仇恨”的证据时,那点冷笑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孟宸任由虚弱的苏夫人揪着他的领口,用平静而温和的语调说:“母亲别错怪了我,我是来回报捉贼的情况,在外面找不见母亲,才循着母亲的咳嗽声找进来的。如果我真的是贼人,不等母亲发现就该逃走了,又怎么会搀扶你呢?”

    苏夫人听了觉得有理,打消了疑虑,让孟宸扶她出去,孟宸依言照办。苏夫人小心地掩上密室的门,回到床边,终于支持不住了,吩咐孟宸一句“拦着你父亲,别让他做傻事”,她就陷入昏天黑地的病痛折磨之中。

    没有第三人在场的静谧室内,孟宸负手而立,仍是一脸温和地望着她,既不出府去找父亲,也不急着唤大夫来看诊,一双幽深的黑瞳,锁定了里间屋子中的密室开关。

    ※※※

    晌午时分,竹园中的何当归忙得不亦乐乎。禁足中的她,待遇倒没什么短少,不但吃的好喝的精,冷嬷嬷还送来了一百名丫鬟婆子让她挑选下人。她甄选了小半个时辰,只从中留下了八个人。

    这“一百进八”的珍贵入选率,使得所有人都非常羡慕地看着那八个毫不起眼的小丫鬟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七奶奶的选人标准是什么。

    用过午膳后,侍女打扮的熠彤再也憋不住了,他蹑手蹑脚地跑进何当归房中,焦虑地问:“咱们是不是该做点儿什么?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五爷谋害苏夫人?她可是公子的亲娘!”

    ☆、第617章 私生子的秘密

    更新时间:20140228

    何当归慢吞吞地笑道:“一边儿是他的亲娘,一边儿是他的五哥,这两个都是家里的主子,成分比我高级多了,我卯足劲儿还够不着人家的鞋,又怎么管人家的母子情仇?此其一,其二,我现在正在‘禁足中’,只要‘足’一出了园子,还没等我过问婆婆的安康,就会先有人拿着家法来问候我了……”

    熠彤心中不满,听她说的理由冠冕堂皇,可其实就是明哲保身嘛。如果是苏夫人是她亲娘,遭遇了同样的情况,看她帮是不帮!

    何当归仿佛猜到了熠彤心里的想法,她了然一笑,不急着为自己辩解,直到一盏蜂蜜龟苓膏用完,她才把最后一条原因说出来:“在这个家里,婆婆和五爷相斗时,要么两不相帮,要么就暗暗帮五爷一把——这是孟瑄临走之前特意嘱咐我的,我现在只不过依言照办而已。”

    “什么?公子让您帮五爷?这怎么可能!”熠彤满面狐疑。孟家的家事他都深知道,公子跟五爷的关系并没越过众兄弟去,公子怎么可能偏帮五爷?

    何当归把玩着雪瓷小盅,耸肩道:“我骗你干嘛?熠彤你是知道的,我是个新入门的媳妇,连五爷孟宸的脸面是方是尖都不识得,要不是孟瑄留下过遗言,我连孟宸是老爷私生子的事儿都不知道呢。”

    遗、言?我呸呸呸!熠彤气得扭腰顿足,颇具一些女态。他疑惑地问:“公子的原话是怎么说的?他为什么下这样的命令,难道他预知了家里会出事?”

    “也没怎么说,”何当归懒洋洋道,“就是简单跟我介绍了一些咱们家的‘格局分布’,让我亲眼见到的时候别太吃惊。孟瑄还说,他这个五哥不是坏人,只是身体有病,而我的医术比外面找来的大夫好,所以孟瑄让我有空为孟宸瞧一瞧病。”

    熠彤虽听如此说,仍然将信将疑:“五爷有病?我从来都不知此事,也没听说他看大夫吃药!奶奶你为他治病,岂不是……要跟他见面?”

    何当归被熠彤紧张兮兮的嘴脸逗笑了:“不见也行呐,反正跟我没多大关系,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快,把我挑的那几个丫头叫进来,让我再仔细瞧瞧。哦对了,梅园的下人也正短缺着,你转达管事媳妇,将我选过的那九十多人送去,叫两位姨娘也挑几个好用的使。”

    熠彤满面无奈,苦着脸问:“孟家正逢多事之秋,奶奶真的要冷眼旁观,眼睁睁看着孟家的利益受损而无动于衷?就在刚刚,小的听说夫人病倒了,家中大小事无人照应,焉知不是五爷软禁了夫人?”

    何当归笑眯眯地安慰他:“孟家的人才多着哪,我才薄,不敢擅自冒头,自然有才厚的人出来打理家务、稳定局面。熠彤你就别瞎cao心了。”

    熠彤不死心地说:“我安排在府外的眼线回报说,老爷上太医罗杜松家去了,奶奶你的二舅罗川谷、堂舅罗川乌现都住在那里,是专门找老爷去做那些犯法勾当的……这其中还牵扯着你,试想,他们罗家已到了穷途末路,有什么底牌还不打出来用?”

    他说这话时,窗外正好刮过一阵乱风,吹摇了一片芭蕉叶影,阴影部分投映在何当归的面上,遮住了她的表情。少时,她笑道:“这个也不用担心,公公今年五十有四,在战场和官场上都号称‘不败将军’,智谋机变都是上上之属。我二舅是个草包,堂舅是个篾片相公,他们两个叠罗汉也比不过公公高。无论来软的、耍硬的,他们都不是公公的对手,否则罗家早就发达了,何用去求别人。”

    熠彤还是忧心忡忡地下去了。不一会儿,八名土里土气的小丫鬟进了外间厅里,一字儿排开,忐忑地等候主子奶奶的训教。

    何当归的一桌茶点挪出去,薄荷在旁边伺候着,一双滴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这些新人。别说别人不知道小姐选丫头的标准,就是她这个大丫鬟,也完全摸不透呢。

    何当归笑吟吟地放目一望,扫视过下站的八名丫头,含笑道:“夫人允了我一个‘自主理事’的小权,头一件就是在用人上面自主,我这个地方虽小,规矩却跟别的院子大不一样。用那些家生子儿吧,怕她们不愿学新规矩,偷懒耍滑还是小事,要是再出现第二个鹿瑶,那我可要头大了。”

    荷藕正好从窗外经过,听见了这句话,不禁一阵瑟缩。自从鹿瑶犯事儿之后,对鹿瑶叛逆完全不知情的荷藕,也跟着胆怯起来。她跟鹿瑶一向同进同出,谁知会不会被七奶奶视为同党?这七奶奶看着弱不禁风的,昨天有事找上门时,她可利害着哪。

    她有些后悔自告奋勇来七奶奶这里当差,对那个远在天边的七爷,也不存什么念想了。回头一望,荷藕看见管事媳妇领着一大帮新丫鬟去梅园,心想自己是个伶俐人,搁在这一群人里也是拔尖的,何不谋进去,当个贴身服侍的,等级或许可以再抬一层,以后再做别的打算。

    这样想着,她还怕何当归不肯放她走,索性都不问主子意见了,塞两个钱给管事媳妇,就混着一起进梅园了。

    薄荷眼尖,在屋里把这一幕瞧得真真的,赶忙回给何当归:“小姐快瞧呀,那个荷藕嫌咱们竹园地方小,发挥不了她的才干,另择高枝飞了!她这么不清不楚的走了,算怎么个意思?我把她叫回来问问吧?”

    何当归笑拦道:“她这几日服侍还算殷勤,主仆一场好聚好散,不如免了这一遭,大家心里知道就完了。”荷藕肯自己离开,她倒求之不得。太伶俐的丫鬟,用处往往不大,另有一般可嫌之处,去了正好。

    回过头来,何当归又拿这个事例教训起小丫头来:“能做主仆也是缘分一场,缘来了就各守职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管是在跟前递茶送水,还是在院子里伺弄花草、洒扫浆洗,只要你们勤谨肯干,我心里都是有数的。跟别的院子不同,我这儿的丫鬟不分一二三四等,也不按那个等级发月钱。在我这里,月钱一上来都是四百钱,每三个月一核,本职工作出色的,月钱往上加一百,直到加满一两银子为止。”

    下站的丫鬟互相交换眼色,觉得这个发月钱的制度听上去不错。在孟府,一等丫鬟的月例是一两银子,但是多少人熬了十多年还当不上一等的,空羡慕别人罢了。

    照七奶奶的说法,前三月的月钱虽然少,但只要做得好,每三个月就涨一回钱,比那些一直没有盼头的二等三等丫鬟好多了。只是不知道,七奶奶说的“本职工作出色”的标准是什么?

    有个胆大的丫头将这个问题问出来,何当归笑一笑说:“这个也简单,我一个人说了不算,大伙儿都说好才算,否则,若我是个小气的人,从公中领了下人月钱又不按数发给你们,你们的委屈又找谁告状去?”此言一针见血点中了丫鬟们的心事,各人面上都露出点讪讪的笑容。

    在一片低低的笑声中,她不紧不慢地继续道:“我想了一个办法,叫做‘评分制’,你们八个交叉为别人打分,我与薄荷也给你们打分。因为这里我最大,所以我手里有三十分;薄荷是我的家养丫头,最知道我的心意,她手里有十分;最后,你们每个人手里有五分,每次轮流着,由两名同伴为你们打分。统共加起来是五十分,只要评分时大于二十五分,涨工钱时就有她的名字;大于四十分的,我另外有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