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科幻小说 - 我当方士那些年在线阅读 - 第193节

第193节

    顾安琪从上来到现在眼睛就没离开过手中的罗盘,越看眉头皱的越紧,我回头看了她一眼好奇的问。

    “安琪,怎么了?”

    “雁回哥,这里的风水不太对啊,如果是刘伯温所修就更说不通了。”顾安琪诧异的回答。

    事实上虽然我们按着线索找到山海关,但是再没有只言片语的提示,山海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完全就是一座城,如果明十四陵真的就在这下面,我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这里是名胜古迹总不能随便找一个地方挖吧。

    听到顾安琪这么一说我也开始抬头留意这里的风景,闻卓漫不经心的走过来,扶着城墙笑着说。

    “山海关的山势来龙属于燕山山脉经东走向,而燕山龙脉有西边出自太行山,坐落幽燕平原,以华北平原为明堂,以中岳嵩山作案,余脉再往东走一直临大海,树起三叉笔架,俗名六品顶。”

    “原来你也懂风水堪舆啊?”顾安琪很意外的看着闻卓。

    “都是道家五术,多少也会一点。”闻卓笑着回答。

    我在旁边苦笑,顾安琪要靠罗盘定位勘察,而闻卓上来没多久就把这里的风水基本看的透彻,这有何止是会一点。

    “别停啊,想必你已经看透彻了,继续说。”

    “本格局龙脉雄壮,来龙久远,气势磅礴,大海广阔无边,惊涛汹涌而至,有精英荟萃之气概,山与海交汇,形成雄观。”闻卓也不含糊指着远处山脉不慌不忙的说。“安琪说这里风水不对,其实不是风水不对,安琪说的应该是方位不对才对。”

    “方位……”顾安琪一听不住的点头欣喜的说。“对,就是方位,我看了半天总感觉有什么地方和这里的风水不合适,但是就是没想起来。”

    我的手指着顾安琪的罗盘艮坤的方向一本正经的说。

    “按道理说建城的立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可山海关的关门是坐东北,向西南,这和这里的风水格局大相径庭,所以你才会感觉奇怪。”

    “那……那为什么会这样呢?”顾安琪大为不解的问。

    “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这个立向的确有些问题。”闻卓来回看看两边也很疑惑的回答。

    我默不作声的回头看看北边若有所思的说。

    “从方位上看,这里是艮坤方向,在五行里属土,土克水,北方其性属水,而北方刚好是大海,水势旺盛,关门立向艮坤,座和向的位置均为土性,上下一心,南方火生中央土,土辅土,众志成城大有江山永固之意,不过……这山海关防御的居然不是入侵敌人,而是刻意在克制北方的大海?”

    “按照线索,提示的就是山海关,或许当时修建的时候并没考虑什么风水问题,仅仅是为了掩人耳目隐藏明十四陵呢。”越千玲在旁边说。

    我点点头,或许是我们想的太多,我让大家分开围着山海关城楼到处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山海关距今也有几百年了,一砖一瓦都还保持着当年原貌,剥落的墙皮似乎像我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我一边走一边试图去找到这城楼和明十四陵之间的联系,等到太阳下山的时候,才和其他人汇合,带回来的结果和我意料中一样,就这样找绝对不可能有任何结果,我完全是侥幸的在赌运气。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闻卓都想到去山势高一些的地方去看看山海关全貌,希望能有所发现,等我们登上角山,放眼望去整个山海关尽收眼底,以山海关为隘,连贯着的长城犹如一条盘伏的巨龙横贯东西。

    “他为什么会选在这里修明十四陵?”我小声喃喃自语问自己。

    “等会……你们站在这里看到的是什么?”越千玲忽然一本正经的问。

    我们都面面相觑的对视一眼,再转头望去看了半天后,我很诧异的回答。

    “是山海关啊。”

    “是啊,千玲姐,怎么了,难道你看到的不是山海关?”顾安琪也不解的问。

    “我……我看到的是长城。”萧连山挠着头憨笑着说。

    “对啊,我也是看到的长城。”越千玲指着蜿蜒绵长的长城说。“山海关虽然号称天下第一关,可也是因为这些高不可攀形如天堑的长城之中才因此得名。”

    “嗯,这个想法对,我们或许是先入为主了,从一开始就奔着山海关来的,可山海关存在的意义却是这横贯东西的长城啊。”闻卓点点头说。

    我深吸一口气皱着眉头细想越千玲的说小声自言自语。

    “为什么会选在这里呢?”

    “原因很简单啊,你曾经也在这里修过长城。”萧连山忽然眼睛一亮大声对我说。“你当时在这里修长城是为什么?”

    我一愣半天才反应过来,第一个在这里修建长城的人是嬴政,据说是防御外族侵略,但现在想想也不过是以讹传讹的借口,能上泰山斗天的王者还有能让他忌惮的敌人?

    嬴政为什么要修建这些城墙,从地势上看的确是无法逾越的天堑,秦一手选在这里修建明十四陵一定有其他深意,闻卓看了半天走到我身边说。

    “这长城以山海关为隘,西起玉门关为尾,东至此地为首,犹如一条石锁连贯东西,似乎是在镇压什么东西,而山海关修建以后,这石锁就变成一条石龙,龙口向东对海,和风水方位中土克水不谋而合。”

    “是的,我也发现了,这山海关选址大有问题,按理说此地并非吞兵固守的上好之地,反倒是更符合风水的镇克之位,龙头向海有入龙吸水之意,这防范的并不是入侵外敌,而是防范的大海?”我深吸一口气摇摇头很不可思议的说。“到底这里有什么能让秦一手如此忌惮防备的东西?”

    “不对,换一个说法,魏雍既然知道大爷海的明十四陵,就一定也知道其他几座的位置,可为什么他偏偏只引我们去大爷海的,而不引我们去其他地方的?”萧连山很认真的对我说。“就是说,大爷海应该是最简单,也是对于他来说最安全的,秦叔选了三个连魏雍也不敢去的地方来封印九天隐龙决的法力……什么地方连魏雍也不敢去呢?”

    “……”顾安琪一愣笑着点点头,对萧连山说。“终于灵光了,你这个说法倒是有点可取的地方,应该是一个魏雍既又害怕又不能去的地方。”

    “可是,线索提及明十四陵就在山海关,不管是山海关也好,还是长城也好,任何人都能来,也没什么好害怕的啊?”越千玲抿着嘴摇头。

    “那还有一个可能,是一个魏雍去不了的地方。”闻卓漫不经心的说。

    “有什么地方魏雍去不了?”其他人都不解的问。

    我眉头微微一皱,抬头看看远处喃喃自语。

    “消失的地方!魏雍去不了一个已经消失不存在的地方!”

    都很诧异的看着我,一副不明白我说什么的表情。

    “嬴政在这里不止修了长城,他还修建过另一样东西。”闻卓笑了笑接过我的话。

    “他……他还修了什么?”

    “你们还记得弦台宫吗?”我笑着问。

    越千玲和萧连山想都没想就点头,那座建立在山巅之上巍峨雄壮的宫殿或许只要见过的人一辈子也忘不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我转过头指着北面隐约可见的大海说。“这是曹cao的观沧海,说的是他至东海观看碣石的雄美,可他看见的只有碣石,但碣石真正得名并不是因为临沧海,而是嬴政曾在东海之滨修建过一座旷世雄壮的宫殿,名为碣石宫,你们看见的弦台宫仅仅是碣石宫的缩影,真正的碣石宫还要大的多。”

    “东海之滨……山海关如龙头望海,此局以土克水,难道压制的就是碣石宫!”顾安琪欣喜的说。

    我望着北方意味深长的点点头,淡淡一笑说。

    “真正的明十四陵并不是在山海关,而是在东海之滨的碣石宫!”

    ☆、第四十八章 碣石金宫

    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千门万户,金碧相辉,照耀人耳目……

    所有的文献上对碣石宫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可从中也不难看出碣石宫的雄壮和巍峨,碣石宫前临一望无际的汪洋,海中有昂然耸立的碣石,后靠巍峨连绵的燕山,山上有逶起伏的长城。

    碣石宫南北五百米,东西三百米,左右两翼各有阙楼环护,呈合抱之势,正对海中碣石,据传碣石宫高耸入云,登临宫殿之上,极目远望,纳百川,汇江河,一碧万顷、水天一线,沧海浩瀚无际。

    可当我们真正站在东海之滨时,也只能通过这些文字来勾画出传说中那座旷世雄壮的宫殿,我们就站在碣石宫之上,只不过没有耸入云霄的楼阁,一抹黄土上能清晰的看见当年这座宫殿建筑的遗址。

    线索中提及的明十四陵应该就是这里,当年秦一手借徐达修山海关之际说服朱元璋在此同时修建明十四陵,或许因为都是修建防御长城,所以没有人会留意。

    “时间不对啊?”闻卓来回看看地上的遗址对我说。“曹cao写下观沧海远在明朝之前,可从他的诗词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cao看到的也只是碣石而已,并没有提及过碣石宫。”

    闻卓所说的碣石是海中不远处耸立的三个岩石,也是传说中的孟姜女坟,碣石近海而立,别具一格,站在不同的角度观赏此石有不同的效果。

    在黑山头观此石,其仿佛是一只褐色的公鸡屹立海面,扬颈啼鸣;在墙子里正面观此石,其又宛若一位少妇携着一双儿女望海盼夫。

    看看周边,似乎也可以算的上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风萧瑟,洪波涌。

    “事实上关于碣石宫一直都是一座传说中的宫殿,具体到底有没有并没有人能知道,从曹cao的诗中就可以看出,远在东汉时这碣石宫就已经不复存在。”越千玲也走过来很认真的对我说。

    “既然东汉就没有碣石宫,那朱元璋的明十四陵修在什么地方?”顾安琪大为不解的说。

    “也不是啊,你们看看脚下,这些遗址不正好说明这里曾经就是碣石宫修建的地方啊。”萧连山指着脚下考古挖掘出来的沟渠说。

    “这只能证明这里曾经有建筑,但到底是不是碣石宫就有待考证了。”越千玲摇摇头一本正经的回答。“而且所有文献里面都没有明确的标示这里是碣石宫。”

    “我在秦一手的古书里看见过关于碣石宫的描述,黄金银为宫阙,其物禽兽尽百……”我看看四周有些疑惑的说。“碣石宫是一座金宫,并非夸张的描述,而是真正用黄金银盖造而成的宫殿,至于其物禽兽尽百,是说里面珍禽异兽各种宝物数之不清。”

    “这样金碧辉煌的一座宫殿既然真的存在,又怎么会没有丝毫记录呢?”顾安琪也低头看看地下的遗址。“黄金宫殿啊,那该是有多壮观。”

    “如果真是雁回哥说的那样,那就更不对了。”越千玲蹲在地上仔细看看那些清理出来的古地基。“按照这些地基深度来看,多为木质结构的建筑,如果真是以黄金银所建,这地基根本承受不起如此庞大的金宫。”

    “现在有两个问题,如果金宫真的存在话,碣石宫在什么地方?另一个是明十四陵又在什么地方。”越千玲抬起头看着我说。“从地上这些遗址看,下面是没有被挖动过的痕迹,所以可以肯定,明十四陵不会在这遗址的下面。”

    “你说错了,其实只有一个问题。”我摇摇头平静的说。

    “一个?”

    “嬴政修建的碣石宫,他知道,他身边的人也一定知道。”我深吸一口气淡淡的笑着说。“秦一手应该很清楚碣石宫的位置,他来这里想必就是把明十四陵藏在碣石宫,你们想,既然碣石宫一直被人找不到,说明极其的隐秘,他修建明十四陵的目的无非是不想别人发现,碣石宫不正是最好的地方吗。”

    “始皇元年,东巡碣石,并海南,历泰山,至会稽……”越千玲默默念了几句诧异的说。“按照史书上所记,虽然没有提及碣石宫,但提到了碣石,而且嬴政先后四次巡东海,如果真有碣石宫,那也应该就是这里才对啊。”

    闻卓闲暇无事,拾着石块往远处扔,背对着我们漫不经心的问。

    “难道除了曹cao就没有其他人来过这里,写下过什么?东汉就没有了碣石宫,不代表之前也没有啊?”

    “我想应该是没有。”萧连山忽然笑了笑回答。“你们想啊,碣石宫真要是一座金宫,那要值多少钱啊,就算有早也让人给拆了。”

    “连山哥这话其实挺有道理的,这根本就不是宫殿,就是一座耸立的宝藏,谁不想要啊。”顾安琪也点头称是。

    越千玲想了半天忽然眼睛一亮。

    “东汉之前来碣石的帝君有很多,不过留下的记载和文字却寥寥无几,倒是有汉武帝的记载,我还记得是,八神诸天,沦涟大壑,帝命巨鳌,更负危揭,冠簪东出,以为碣石,烛龙双眸,以为日月……”

    “沦涟大壑,是指的山势险峻万石罗列,峭壁如削,而帝命巨鳌,更负危揭,冠簪东出,以为碣石……”我来回走了几步低头想了半天说。“应该是指这些山峰远望犹如巨鳖,中有鹤立鸡群一峰独秀之势,像是巨鳖背上驮的石碑,冠簪东出……应该是说东面有山峰高抬正是巨鳌的鳌头,而那碣然特立的高大后顶则正是巨鳌头上的巨大冠簪。”

    “那和曹cao在观沧海中所写也大同小异啊。”顾安琪不以为然的说。

    “不!”闻卓转过身,嘴角翘着自信的幅度。“虽然都说的是碣石,但汉武帝和曹cao看见的并不一样。”

    “有……有什么不一样的?”萧连山问。

    “汉武帝看见的是一只群峰组成的巨鳖,而其中一座高抬的山峰被汉武帝称为碣石。”闻卓指着远处海中的石头笑着说。“而曹cao在观沧海中仅仅提到了碣石,他没看见其他的山峰!”

    “或许他是一笔带过不想过多描绘呢?”越千玲也不以为然的说。

    “不是曹cao一笔带过!”我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回答。“是曹cao没有看见,他只看见了碣石,却看不见巨鳖山峰。”

    闻卓拾起两块石头,其中一块树立在另一块之上,问越千玲她们。

    “就好比这是巨鳖,我放在手中你们可以看见吗?”

    越千玲和顾安琪还有萧连山都点点头。

    闻卓用一只手挡住下面的石头,只留下竖立的一块漫不经心的笑着问。

    “现在呢,现在你们看见什么?”

    闻卓手中那竖立的石头和远处在海面耸立的碣石遥相呼应,并排而立,顾安琪和越千玲都纷纷眼睛一亮。

    “曹cao看不见……是因为其他山峰被海水淹没,他看见的时候只能看见碣石!”

    我默不作声的淡淡一笑,指着远处的碣石说。

    “嬴政曾派徐福出东海求长生不老之术,这是后世杜撰,可无风不起浪,说明徐福真去过东海,而且按照记载不止一次。”

    “我记得,在史记中有记载,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越千玲想了想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