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冷王的金牌宠妃在线阅读 - 第95节

第95节

    太子的脸上刹那间闪过一抹疑虑,有着与众人同样的想法,随后,想到这祥平一贯以来对自己的忠心,心又稍微安定了一些。

    这个时候,穿着一袭玄色窄袖侍卫服的宋祥平已经目不斜视地走了进来,殿内随即响起了他恭敬的声音,“卑职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平身。”武宗皇帝一脸复杂地看了看宋侍卫,又复转过头瞧了瞧太子。

    “谢陛下。”宋侍卫恭谨地站起了身。

    “宋侍卫,你可知道朕今天找你来的目的?”武宗皇帝神情一片肃穆,眼里划过一抹不为人知的狠毒。

    宋侍卫有着片刻的静默,最后斟酌着开了口,“卑职在进来的这一刻,就已经料到陛下要卑职做些什么了,卑职有罪,本该一死以慰燕王妃在天之灵,无奈卑职只是一凡人,对人生还是眷恋,如果陛下能够对卑职网开一面的话,卑职愿意将一切全盘托出。”

    “大胆,你竟敢出语威胁陛下。”宁国公一方面想从此人的口中探知自己的女儿是如何死的,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放过眼前这名极有可能是杀害女儿的真正凶手,那怕他只是受命于人,他也是凶手,女儿也很大程度上是死于此人之手。

    宋侍卫一怔,万料不到此话不是出自武宗皇帝之口反而出自宁国公的口中,眼角的眉梢睨了宁国公一眼,复把视线投注在武宗皇帝的身上,静等他的答复。

    太子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宋侍卫,几乎不敢相信他会背叛自己,而事实却是,他不仅背叛了自己,而且似乎还意图捏造谎言欺骗大家,这人实在是太可恨。是谁?究竟是谁收买的他?他为什么要背叛自己?太子的心里一时间升起了千万种疑虑。

    就在他恍神之际,武宗皇帝不经意间看了他一眼,眼里露出一抹稍纵即逝的狠毒,随之,对着宋侍卫点了点头。

    “卑职谢过陛下。”宋侍卫恭敬地叩拜下来,一脸的感激,随即,又神色复杂地朝太子叩拜了三个响头这才缓缓开了口:“太子,属下实在是对不住你,承蒙您的错爱。”说完这句话,宋侍卫立马转过头一脸坚定地望向武宗皇帝,“陛下,燕王妃的确是太子派人前去杀害的,而他所派的人就是属下。”

    “你胡说,你在说慌,本王并没有派你前去杀害燕王妃。”太子还不等宋侍卫说完话,人已经怒气冲冲地朝宋侍卫喊叫起来,随之,又恭敬地向武宗皇帝拱了拱手:“父皇,你一定要相信儿臣啊!儿巨并没有杀害燕王妃。”

    “你有何证据证明燕王妃是太子派人杀的?太子身份尊贵,你可要小心自己的措辞。”武宗皇帝一脸严肃地看向宋侍卫。

    宋侍卫摸索着从袖口中掏出了一个小瓷瓶,示意性地向武宗皇帝展示了一下:“这是太子交给卑职的毒药,卑职当时就是利用燕王妃大婚当日,燕王府疏于防范之际将这毒药下到她茶水中的,陛下可派人查看一下这毒药与燕王妃所中的毒药是否一模一样。”

    “你为什么要说慌?你为什么要出卖本王?你究竟是谁的人?”太子神情愤慨地朝宋侍卫怒吼起来,手心紧紧地攥在一起,直到手心渗出了血。

    孙公公在太子朝宋侍卫怒吼时早已经伸手接过了宋侍卫手中的小瓷瓶,将它盛放在银盘中递到了武宗皇帝的面前,武宗皇帝轻瞥了一眼,语气一派威严:“去宣御医过来。”

    孙公公会意地走了出去,殿内的气氛霎时变得更加低迷,人人都紧低着头,太子一派的人更是吓得两腿发软,有心这个时候出来为太子求情,所有的事情又俱没有明朗化,人人都在等,等着太医最后的宣告结果。

    太医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走了进来,这前后进来的几位太医俱是太医院最高级别的太医,有着很高的权威性,孙公公放心地将装有毒药的小瓷瓶递铪了太医院的院判,院判接了过来,放到鼻端下闻了闻,随之点了点头,剩下的太医俱是一样的动作,表情,几位太医聚在一起嘀咕了一会,最后,院判吴大人向武宗皇帝恭敬地拱了拱手,神情严肃地道:“禀陸下,老臣几人俱认为这小瓷瓶中的毒药与当日燕王妃致死所中的毒药一模一样。”

    此话一出,殿中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人俱面面相觑起来。

    燕王第一个朝太子怒目相向,口气不善地对着太子厉声质问:“皇兄,你为什么要这样对臣弟的王妃?你如果对巨弟有什么不满的,尽可以冲着臣弟来。”

    “皇弟,这不是事实,本王从来都没有命人杀害过你的王妃,也不知道宋侍卫这药是从何而来的?”太子语带两分无奈与三分期盼地望着燕王。

    燕王却是一脸痛心地看向太子:“皇兄,事到如今,你还要狡辩吗?你的侍卫都已经把全部的事情交代清楚了,他可是你的侍卫啊!试问没有你的指示,他怎么敢擅自行动。”

    “不,这不是全部事情的真相。”太子踉跄着往后退了两步,复转过头去仇恨似地死盯住宋侍卫的脸,浑身散发出一股杀气,“你为什么要如此对本王?你究竟是谁的人?”

    “太子,属下一直都是你的人。”宋侍卫神情不急不燥,语气不卑不吭地道,却力求让这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人的耳中。

    “不,你并不是本王的人。”太子再次死死地盯住宋侍卫的脸,意图从中发现一些什么,只是最终,那答案却让他十分失望。

    “够了,你不用再试图狡辩了。”武宗皇帝适时插了口,打断了太子企图继续辩解的话语,一脸的愤恨,“你这个逆子,看看你这些年来所做的好事,哪一条不是谋逆之罪!”

    听了这话,太子顿时面如土色,这一刻,他已经清醒地感觉到自己的父皇对他动了杀心,这些年来,自己做事一直都很谨慎,谁也没有发现自己一丁点想要造反的念头,如今这又是怎么一回事?究竟是谁出卖的自己?

    “逆子,朕这都还没有死呢,你竟要登基为王!朕真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啊!”武宗皇帝已经愤恨到无以复加,面对太子说话时,眼里的怒气已经凝聚成一条火龙。

    太子却是瞬间就叩拜在地上,殿内所充斥起的都是他惶恐的声音:“父皇饶命啊!儿臣从未想过造反的事。”

    “从未想过吗?这话你也敢说,你再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吧?”说着话的同时,武宗皇帝怒火中烧地将自己面前的龙袍与玉玺发狠似地扔到太子的身上,太子并不敢躲开来,龙袍飞舞在他身上没有掉落下来,玉玺打中了他的身体,随之坠落在大理石花岗岩的砖缝上,发出了砰的响声。

    众臣也从那砰的响声中回过了神,一脸的大惊失色,太子一派的人更是吓得两腿颤栗,几乎想夺门而去,这一刻,众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投注在了太子的身上,太子一派的,更是暗自希望太子现时能够拿出一个主意,好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太子在众臣饱含期待的目光中拿下武宗皇帝扔在自己身上的龙袍,眼里划过一抹清明,“儿臣并不知道这些东西从何而来,也实在是没有见过这些东西,还望父皇明鉴。”

    “呵呵呵呵。事到如今,你还要狡辩吗?这些东西可都是从你府邸搜出来的。”武宗皇帝发出呵呵的冷笑声,“你大概还不知道吧,你的好近臣,镇国候府的箫二少爷早已经投靠了朕,这些东西就是朕根据他的提示派人搜出来的。”

    这一瞬间,太子的脸惊悚得都变了颜色,一脸的不可置信,“箫兄他竟然也背叛了本王,这怎么可能?”

    “事到如今,你可还有什么要说的?”武宗皇帝一脸痛心地望着太子,心都在滴血,这个逆子,竟敢背着自己做如此天理不容的事情。

    太子的神色一下子复杂起来,既没有默认也没有否认。

    “从今天起,将太子贬为庶人逐出京城,有生之年永不得踏入京城半步。”大殿内响起了武宗皇帝气愤到了极点的声音。

    “陛下三思啊!”众臣跪成了一片。

    武宗皇帝愤恨地一撩自己面前的奏折与镇尺,那些东西瞬即滑落地面,发出好大的震慑声,众臣皆被吓了一大跳。

    大殿内再次传来了武宗皇帝杀气腾腾的声音,“谁再敢求情的,犹如此物。”

    众臣此时皆害怕得噤了声。

    几名侍卫在武宗皇帝的示意下面无表情地向太子走来,太子看着他们一步一步向自己走来,突然就发出了狂妄的笑声,眸子愤恨地直视起武宗皇帝,“人常说,虎毒不食子,没想到,父皇竟迫不及待想要儿臣死。”

    “逆子,父皇已饶你一命,你还不知道悔改。”

    “饶我一命,哈哈,你将本王流放出京,这与杀了本王有什么区别。本王不需要你饶,也不稀罕你的饶恕。”说着话的同时,太子已经将自己的手摸向了兜内,从自己的兜内掏出了一个东西,在众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之际,狠狠地将那东西砸向地面,地面随即发出了巨大的轰响,肃静的大殿内瞬时就响起了太子那贯彻云霄的声音,“动手吧。”

    原先对着太子拔刀相向的侍卫在这一刻全都将刀口对向众臣,没有投靠太子的大臣顿时吓得面如土灰,大殿内哗啦啦一下子冲进不少手持银戳的侍卫,太子的嘴角挂上了一抹阴险的笑意,眼睛微微上挑。

    武宗皇帝的脸微微变了颜色,带着两分发颤的嗓音朝着太子怒吼过去,“你要造反?”

    “造反?”太子的眼角眉梢睨了武宗皇帝一眼,声音恨地道:“这一切全是你逼本王的,不是吗?听着,你现在就立即给本王下禅位诏书,否则……”

    “否则怎样?你真要杀了朕不成?”武宗皇帝气得暴跳如雷,青筋即将爆烈开来。

    “不错,不仅是你,今天凡是忤逆本王的,都不可以活着离开此殿。”太子充满杀气地逐一看了一遍没有投靠自己的人,那些被太子杀气腾腾目光盯视过的大臣,皆害怕地缩了缩脖子,个别胆小而又识时务的,已经恭敬地跪拜在地上,朝太子嗑起了头,“臣愿意投靠太子,望太子不弃。”

    “呵呵,本王最喜欢的就是这样识时务的了。”太子发出了更加张狂的笑声,“父皇,你看你这些所谓的忠心大臣,一到生死攸关的时候就会弃你而去,本王劝你也识时务为好,看在你我父子一场的面上,本王倒是可以留你一条命。”

    “是吗?你当真会如此好心留朕一条命,你难道就不怕朕死灰复燃再把你推下去?”武宗皇帝的脸色尽管还是有着几分的苍白,但已恢复了往日的镇定。

    “本王既然有本事把你拉下这皇位,就有能耐让你永远都翻不了身,再说了,本王说要留着你一条命,不代表着说本王不会拘禁你,本王的好父皇,你放心,儿臣一定会找人把你看得紧紧的,你就算是想要干些什么事,也自会有儿臣的耳目盯着。”太子一脸的自负,得意忘形之色尽显众人的眼内,“父皇,还是快点写这禅位诏书吧,儿臣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伤了父皇。”

    “你这逆子,如此对你父皇,难道就不怕遭天谴吗?”

    “天谴是什么?只要本王一登上这皇位,本王就会是天子,天的儿子啊!天又岂会降什么灾祸给他的儿子。”太子发出了更加张狂的笑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历来的规律,父皇难道到今天还不懂吗?”

    一时间,众臣都没有再说话,包括武宗皇帝,紧张的局势更加陷入了悲凉的气氛中。

    就在这个时候,低迷的气氛中又再次传来了太子叫嚣的声音,“父皇,你打算什么时候才开始写这禅位诏书?儿臣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你就死了这份心吧,朕是永远都不会写的,你如此大逆不道,天是会惩罚你的。”

    “是吗?父皇当真不愿意写吗?你既然如此的不识抬举,那就不要怪本王不念父子之情了。来人,将父皇带回他的宫殿,如果父皇少了一根头发的话,本王就唯你们是问。”

    “是,殿下。”侍卫走了进来,将武宗皇帝押了下去,武宗皇帝没有再吭声,只是一脸恶毒地盯着太子。

    武宗皇帝被带了下去,大殿一下子又静得可怕,大臣间你瞧我,我觑你,皆不敢乱说话。

    此时,大殿内又再次传来了太子恐怖的声音,“现在的情形你们都看到了,识时务者为俊杰,本王劝你们还是早点归降本王为好。”太子的视线不自禁在燕王与晋王的身上投注了几秒钟,待发现两人此刻都低垂着头,一脸的静默,一时间倒也不敢太明目张胆对付这两人,

    不想这个时候,就在众人都静默得可怕的这一个时刻,却有人不怕死地出言怒叫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株之。”

    太子的视线顺着这目光望了过去,一脸的愤怒,脸都涨成了猪肝色,一旁知道他心意的莫侍卫看着太子阴婺的表情,猜测到了他几分的心思,还不等太子示意已经快速地朝着说话的人——宁国公狠狠地一掌挥了过去,宁国公来不及躲闪,一下子被这掌锋扫到,整个身子瞬即以雷霆万钧之势飞了出去,大殿的墙柱上随即传来啪的声响,众人回过神时,只见这宁国公已经口吐鲜血躺倒在冰冷的大理石花岗岩地面。

    众臣的脸顿时青黑交加,眼角的眉梢一接触到宁国公破碎的身子赶紧收了回来,大殿此刻已不是一般的死寂了,直到大殿内又再次传来太子的说话声,“将宋侍卫给本王关押起来。这宁国公既然如此的不识趣,便由着他了。”众人这才又觉得舒缓了一口气,因为太子并没有马上追究他们的罪责。

    太子在这种高压的气氛中狠命一甩袖子走了出去,众臣还是不敢擅自乱动一下,因为那手拿银戳的侍卫俱还在虎视眈眈地望着他们,看太子这意思,似乎也没有让他们回府的打算,众臣只得硬着头皮在大殿内继续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太子还是没有回来,有些大臣紧张得地面都滴成了一滩水,可还是没有谁敢率先挪动位置一步。

    太子走了出来,径直往承乾宫而去。

    武宗皇帝身着明黄色的龙袍,无力地跌坐在偌大的龙椅上,忧伤地望着外面数目不少的侍卫,刚才一路行来,这些侍卫已经出手镇压了不少意图拯救自己的人,整个皇宫现在是尸横遍野,鲜血满地,力图解救自己的人都已经被他们斩杀得差不多了,自己如今想要依靠这些皇宫侍卫将自个从这里救出去看来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事了,唯今之计,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调动自己的人马回来围杀太子的人,可惜,京中的精卫队现今已落入太子的手中,自己想要从京中调兵,那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现如今,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能从边防调兵回来,可这边防与京中的距离,还真不是一般的遥远,远水当真是救不了近火啊。

    怎么办?如今这种情况该如何翻牌?武宗皇帝陷入了沉思中,眉头都紧皱在了一起。

    太子在这个时候走进了承乾殿,一脸的志得意满,“父皇,你的禅位诏书打算什么时候交给儿臣?儿臣劝父皇还是不要束茧自缚为好。”

    武宗皇帝怒叫道:“没有禅位诏书,有朕在的一天,朕就绝不会给你禅位诏书。”

    “父皇又何必如此固执呢?父皇当皇帝与儿臣当皇帝还不是一样,只要父皇肯将这禅位诏书交给儿臣,儿臣一定会让父皇安心地颐养天年的。”

    “你这逆子,你这是打算谋朝篡位,朕是绝对不允许的。”

    “谋朝篡位,父皇,你这词用得好啊,正所谓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父皇当初篡夺了自己皇兄的皇位,儿臣遗传了父皇的基因,今天倒是有样学样,学起父皇当年的那一派作风来了。”太子一脸的讽刺,嘴角挂起了一抹冷笑。

    武宗皇帝却是震惊地从龙椅中站了起来,一脸的愤怒与厉声质问,“这事你是如何知道的?”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父皇难道当真以为这世人都不会知道此事吗?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史官与百姓只不过是震慑于您的余威,不敢当着你的面说起此事罢了,其实,谁的心里不明白此事。”说到这里,太子蔑视地再次紧盯住武宗皇帝,一字一顿道:“父皇既然都开了这先河,儿臣又如何做不得此事,儿臣之所以这样做,也只不过是仿效父皇罢了。”

    “你这逆子,你竟存在着这样深的心思,亏得朕这么多年来对你敦敦教诲。”武宗皇帝一脸的痛心,手紧捂住了肚子,似乎在忍受巨大的痛苦。

    “儿臣这也是多亏了父皇往日的教导,关于这一点,儿臣也还是要感激父皇的。”

    “你滚,你马上给朕滚,朕永远都不想见到你。”

    “儿臣是可以马上滚远的,只要父皇即刻将这禅位诏书交给儿臣。”

    “你妄想,有朕在的一日,朕就绝不会将这禅位诏书交给你。”

    “父皇难道当真打算敬酒不吃吃罚酒?既然如此,那就怪不得儿臣了,儿臣这就出去对众臣说,父皇突发暴病薨了,临死前让本王赶快登基,相信朝中的老臣听了这话后,再是反对本王,也一定会辅佐本王登基的,不是吗?哈哈哈……”太子发出了张狂的笑声。

    “你想干什么?”武宗皇帝变得惶恐起来,一脸惊惧地望着太子,手都紧缩成了一团。

    “干什么?父皇难道不知道吗?父皇当初不也是这样对先皇的吗?”

    “你怎么知道这些的?”武宗皇帝惊惧起来,这事是自己心内的秘密,这么多年来,自己总是怕回想起此事,静下来时,脑中不自觉就会浮现出皇兄临死前死不瞑目的样子,十几年前,自己也是如今天这般对着皇兄逼宫,所不同的是,那时候是自己逼迫皇兄,而如今,却是自己的儿子在逼迫自己,难道这冥冥之中当真有报应之说。

    不,自己绝不相信冥冥之中有报应之说,这种说法太过于荒谬,武宗皇帝摇了摇头,心里暗恨起来,怪只怪自己的父皇太过于宠爱皇兄,自己明明是与他一母同胞所生,但父皇所有的爱却几乎都倾注在他身上,自己随时都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看着皇兄时那难得流露出来的慈祥与和蔼目光,就如一个平常人家的父亲,可在自己的身上,有的永远都只是冷漠。

    皇兄从小到大都很优秀,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会挡住所有人的视线,上天似乎把所有的眷顾都给了他,自己不服气,一直都在心里暗暗鼓气想要与他一争高下,可无论自己如何的叫嚣,他总是不当一回事,总笑着说自己还是小孩子,可是这个小孩子也总归有一天是要长大的,等这个孩子的羽翼丰满之时,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抢夺他皇兄的一切,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他身上,包括母后的目光,他做到了,如果没有今天所发生的这件事,他几乎要以为自己成功了,父慈母孝,这是天下所传颂的让多少人争着学习的楷模啊!

    武宗皇帝陷入沉思时,耳旁忽地又传来了太子那清晰的说话声,“关于这件事,儿臣一早就曾经派人前去查探过,尽管皇家的史书中并没有确切记载过这件事。”

    “那你都查到了一些什么?”惊惧之下的武宗皇帝很快就回过了神,掩饰性地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盯视着武宗皇帝的眼睛,不放过他脸上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儿臣知道的也不是特别多,只知道父皇当初在先皇的饭食中派人下了慢性毒药,等先皇身体虚弱时,父皇再对他进行逼宫,只是先皇一直到死,都没有将禅位诏书下达给你,你手中的禅位诏书是假的,就连这玉玺,也都是假的。”

    “哈哈,你倒是知道得挺清楚这件事,就是因为你知道了这些,你才一早就命人制造的龙袍与玉玺吧?”

    “是的,父皇当年既然都可以以假乱真,儿臣今天为什么就不可以?”

    “原来你是事先就做好了准备想要对朕逼宫,你这番心思倒是藏得深啊!”

    “谢谢父皇夸赞,虎父无犬子,儿臣这只不过是跟父皇学罢了,父皇今天如果不写下这禅位诏书的话,儿臣也自有办法应付外面的那一帮臣子,父皇就在此好好休养吧。”

    “你这逆子,当真是反了。”

    “这不都是跟当年的你学的吗?”太子回头朝着武宗皇帝露出一抹冷笑,甩甩衣袖走了出去。

    勤政殿大厅,众臣还在面面相愕之际,太子已经悄然走了进来,孙公公紧随在后,太子朝孙公公示意了一下,孙公公颤抖着两脚,抖擞着精神力图镇定地宣读起了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年岁已高,实在是不堪国事之烦扰,现将皇位传给太子,即日起登基为皇,钦此。”

    “陛下万岁万万岁。”所有的老臣顿时跪成了一片。

    “平身。”太子发出了呵呵的轻笑,“本王明天就要登基了,为免后顾之忧,今晚就委屈众臣在皇宫歇息一晚了,大家都没有意见吧?”

    “没有。这是臣的福分。”众臣的高呼声顿时充斥于整个大厅,众人的心里虽然都清楚地知道太子说是留他们在皇宫住宿一晚,实是变相扣押,但众人还是不敢反抗,刚才宁国公的下场,众人可都还是历历在目,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