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烽烟不弃在线阅读 - 第90节

第90节

    悠然饮下一盏茶,他笑意加深,无奈摇首,淡淡地言:“ 我倒才知晓,原来你的脸皮也挺厚。”

    虽然,我看不出他所有的情绪,但是,此时,我能够肯定地知晓他是在调笑我,而非嘲讽,便破罐子破摔,厚了脸皮,狡辩:“才没有……”

    他失笑,并不直言我是怎么厚脸皮,只是状似无意地言:“茶不错,可惜,没有那夜的好。”

    “……我……”无言以对,我理屈词穷,只好认栽,“好吧,是我先有的错,这奖赏便不讨了。”

    固然,奖赏必是佳好的物什,可,若非我舍弃不了的东西,即便没有,我也不会太过在乎。

    话毕,我折叠好手中的披风,将其置放在衣屏上,随后,又径直到床榻前,拆铺布被,准备就寝。

    然而,就在我抖动被衾的时候,身后的男子笑意盎然地道:“几日后,我们回襄阳待些时日。”

    襄阳……

    我一怔,手指僵在被角,不可置信地询问:“你说,回哪?”

    我想,约莫是我听错了吧,他说的可能是新野,可能是樊城,也可能是临烝,可能是任何一个我和他曾经待过的地方,但决不会是襄阳。

    “襄阳。”好听的声音重复着那个地名,口齿清晰,咬字准确,“离开年余,你该想家了吧。”

    襄阳,真的是襄阳!

    隐忍不住地,我欢愉满溢,转身,合不拢嘴地又问了一遍,“你是要携我回襄阳吗?”

    我还以为此生都再也回不去了呢。

    “是。”点头,他起身,缓缓向我走来,到我身边时,又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交到我手中,浅笑说道:“阿均也大了,该成亲了。他看上南阳林氏女,在父亲的帮助下已是和人家定下亲事,如今,六礼过五礼,我们理当早归,回去帮他准备准备,顺便观礼。”

    握着那封信,明明指尖触碰到的是淡淡的凉,可传入心底的却是无尽的暖。仰首,对上孔明浅弯的眉眼,我克制不住的激动起来,滔滔不绝,“阿均要成亲了吗?林氏女?你认识吗?是个好姑娘吗?生得好看吗?还有,阿均有在信里提到爹和娘吗?他们好吗?还有厥儿……”

    我还想再问,唇瓣却是被人吻住,张不开来。

    浅尝罢,他贴着我的唇,笑语,“你想知晓什么,自己看信便是。”

    瞠目望着近在咫尺的脸庞,我赤红着双颊,大气不敢喘一下。可是,害羞非是胆怯,转而,我便笑着摇摇头,蹭着他的唇,柔声,“信可以明日再看……”说着,双手紧紧地环住他的颈脖,欺唇上前,主动地探了探舌。

    现在嘛,还是春宵一刻值千金。

    当即,大手覆上我的脊背,用力将我全然带向他怀中,贴着他,密不可分。

    之后,衣衫褪尽,肢体缠绕,顺理成章。

    至于,诸葛均书信里的内容我是真的到了翌日才知晓。

    信里,他对诸事着墨皆不多,多是简短阐述。通过那些简短的字句,我总算是知晓,黄府的境况尚是佳好,娘亲的身子虽然一直反复但因有老爹和妇人的照顾,倒还算不错。厥儿也长高了,俊秀了,此今正在跟着老爹学《诗》。而阿均他自己,无意中结识姑娘林氏,互生情愫,已通过媒妁定下婚期。信的最后,他还写到,“望兄嫂及侄速归,阅弟人生之大事。”

    五日后,孔明同刘备告假一月,携我同不弃归襄阳。

    荆襄动乱后,城池四分五裂,大半归刘备,小半归曹cao,而襄阳属于这小半中的一个,隶属曹cao的管辖之下。如此,我们的身份委实有些不便。不过,好在虽是地界有差,主公有异,但,并不妨碍百姓往来,因而,我同孔明只要不同守城的兵士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便也无关紧要。

    有趣的是,除了我和孔明需要伪身入襄阳外,还有两位故人亦是。

    那俩人骑马代步,一个身姿挺拔,韵味天成;一个容貌俊秀,绝色无双。

    彼时,我们的车驾同他们的骏马一同候在城门处等待放行。等候中,难免东张西望,我便因此直直地和他们对视了一眼。

    这场对视,我是最先挪开眼眸的,装作什么都不曾瞧见的模样,继续顾盼不定。他们则是顿了顿,然后,策马上前,隔着车帘行礼,轻唤:“马氏兄弟拜见军师。”

    是马良同马谡。

    同样是九年,马良由稚嫩到成熟,气度斐然。而马谡,自年少到弱冠,越发清俊,当配上一句“公子世无双”。可惜,这二人的变化都再与我无关。

    不紧不慢地打起车帘,孔明探出头来,对那二人浅笑了笑,应道:“季常,幼常。”

    二人颔首,同声问:“军师当是回来观阿均成亲的吧?”

    “自然。”

    答毕,孔明转首,对我解释,“自你我离开襄阳后,阿均独自游学,同季常和幼常相交颇深。”

    我会意,浅淡一笑,并不说话。

    但是,伴随着孔明的眸光,还有一道目光直直地凝在我身上,有些锐利又有些柔和,情绪似是极为复杂和矛盾。

    我能猜到那人是谁,却怎么也不愿扭头去瞧他。如若可以,我真的希望可以永远不同那人相见。

    悄悄地扯了扯孔明的衣袖,我低语:“我想快点归家。”

    他笑,不动声色地握住我的手,镇定自若地继续同马氏兄弟攀谈,不过言谈间已是涉及到离去之意,他言:“你们当也是归来观礼的吧,如此倒不如与我们一同进城?”

    马良无所谓,笑答:“也好。”

    马谡却不愿意,凝在我身上的目光变得狠毒了些,略为不悦:“原本,与军师同行乃是与君子同行,可惜,今日,君子身边跟了位小人,我便不想污了视听。”

    他说得小人是谁,在座的想必都知晓。

    抿抿唇,我有些委屈,但面上依旧维持着笑意,不温不火。

    我想,这也是我该受的,谁叫我当年那般毅然决然地抛下了他呢?

    “幼常!”适时,马良蹙眉,斥唤了马谡一声。

    马谡不以为意。

    孔明则薄唇敛深,“这般,我们就在此暂别吧。”说完,他又瞧了马谡一眼,意味深长,“还望你真的将那小人当作小人才好。”

    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