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烽烟不弃在线阅读 - 第63节

第63节

    男子自是被激怒,他放开我,上前拽过一个曹军,打了几拳,又拿铁剑抵着曹军的咽喉,威胁道:“敢对老子出言不逊,你是想死不成?不管老子是不是卖主求荣,老子现在也算是你头儿,杀了你就跟捏死只蚂蚁一样简单。”接着,他又指了指其他的一众曹军,继续言:“老子就是把你们全杀了,主公也不会拿老子怎么样,你们信不信?”

    那些曹军似是被震慑到,相互望了望,神色仓皇起来,皆是拜于男子身前,讨饶,“小的知错,将军扰命啊,将军饶命……”

    又是一脚踢开手中的曹军,男子鄙夷道:“都给老子滚,回去领罚。”

    “诺……”颤颤应声,一众曹军落荒而逃。

    看着那些曹军逃走,原荆州军有些不满,拥上前来,问:“将军,就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们?”

    男子叹息,语气柔和下来,“如今我们入了曹营,还是少树敌得好。”

    “可是……”荆州军想反驳,却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遂只能泄气地低首,独吞一肚子窝囊气。

    “阿硕。”同时,司马懿上前,瞪着我,嘲讽道:“难得这般你都没死。”

    我抿唇,还沉浸在刚才的惊吓之中,只委屈地望着他,并未言语。见我这般,他无奈摇首,态度温软,关切询问:“可有伤着?”

    我摇首,依旧未言语。

    如此,他自是知晓我受了惊吓,就未再多问什么。转而,扶我上前,他对着救我的男子施礼:“此番多谢蔡将军的救命之恩。”

    被唤为蔡将军的男子似乎与司马懿相认识,对着司马懿无碍地笑笑,“司马先生客气。”话毕,男子的目光转向我,又言,“瑁一直听闻司马先生身边有位佳人,盼着何日可以一见,如今见了,倒是有些诧异。”

    司马懿淡然,“佳人未必是美人。”

    “那倒是。”微微点头,男子意味深长:“司马先生可要照顾好身边这位佳人。”

    “自然。”

    硕有舅父名蔡瑁

    摸摸左边衣袖,摸摸右边衣袖,再将衣衫褪下抖了抖,我来回的重复着如此三个动作,直到九、十遍之后才停止,颓然地往床榻上一坐,怎么都想不起自己是什么时候把司马懿赠送的木簪给弄丢的。

    明明我今日未曾做过什么幅度较大的动作,应当不至于将木簪从袖中挥落,可是,如果木簪真的没有遗失的话,我又为何会怎么找都找不到呢?

    急躁地搔搔头,我喃喃自语,“司马懿送了木簪给我之后,我就把它收进了袖中,然后去看热闹,再然后就回来了啊……”没有可能会让木簪不见啊。

    “你在说什么?”不知何时,司马懿从外归来,到我身边,毫无征兆地出声询问。

    我心虚,又是没有准备,难免被吓了一跳,望着司马懿,眸光闪烁,敷衍道:“没什么……没什么……”说罢,我恍然忆起司马懿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人,便逼着自己硬气起来,恶人先告状,“你入屋也不先敲敲门扉,这般突然出现,委实有些吓人。”

    他瞋目,提醒我,“这屋室貌似是我的,你只是暂居而已。”

    我悻悻住口,无以辩驳。

    接着陷入沉寂,许久,他再度出声,告知我,“今夜曹公要寻我去商议征伐之事,不知何时能归,你且先睡,毋须管我。”

    “哦。”我淡淡应声,心想他的这番告知听起来怎么那么奇怪,好似我同他夫妻多年一般。不过,奇怪虽奇怪,表达的倒也是那么个意思,算不上不妥。因而,我并未多言什么,就将思绪重新集中到木簪的遗落之上。

    然而,在我集中思绪还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司马懿又是突然打断,有些犹豫地说着,“你就没有什么想要询问我的?”那神情,那语气,好似我忘掉什么大事一般。

    我不解,却还是坚定的摇摇首,诚实地答:“没有啊。”难道,我该询问他可知晓他赠予我的木簪丢落于何处了?不过,不用想我也知道,这么问,他定是会勃然大怒,痛斥我不珍惜他赠送的物什。

    “对于救你的那位将军,你就……”似有不信地审视我,他委婉地说道。我却是不给他说完整的机会,倏地拍手大叫,“对,就是那个时候!”就是那个时候,我险些丧命被人救下,身子为人一揽,惹得衣袖因惯性挥动,让木簪从袖中滑出。

    “阿硕,你何时才能不自欺欺人。”司马懿却是微微慨叹,瞥了我一眼后,挥袖转身,懒得多言地离开了居室。

    我望着他的背影,苦涩一笑。其实,他想说什么,我能猜出个七、八分,可是,我就是不想让他说,不想让他告知我那个将军的身份,不仅因我与那个将军本就没有什么情分,还因我早就知晓那个将军的结局。如此,我又何必给本就不痛快的自己再找不痛快呢?

    摇首,不再多想,我随手抓了件披风就匆匆地出了屋室。

    在到市前,我设想过即便是寻到那处,我亦是找不到那木簪,因为世上有无数种可能,也许那木簪已经被人拾去了,又也许那木簪根本没有掉在那儿,此类种种铺满脑海,可是,我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古时会在夜间闭市,这般,别说找不到了,就是连找的机会都没有。

    坐在市门前,我又是一阵颓然,想着,难道那木簪真的再也寻不到不成?若真是如此,司马懿会不会记恨于我呢?

    “你是不是在寻这个?”就在我暗自懊恼的时候,上方响起一个慈善的声音,有些熟悉,而伴随着那声音,一根木簪出现在我的眼前,祥云图案,正是司马懿所赠的那根。

    几乎是用抢的,我夺过那木簪,如释重负。还好,它没有丢,还好,我找到它了。小心翼翼地将它收进怀中,我拍了拍以确保它此番决然不会再掉了。

    虽说这根木簪并非孔明所赠,但这是我与司马懿知己情的示意,我亦是极为珍惜的。

    “你与司马仲达可是有情?”上方的声音再度响起,不是无事的询问,而是携着关怀的。

    我抬眸,望着那人,审视着那人的五官,心有激动表面却是异常平静地答,“没有。”

    “没有?”那人笑,伸手揉了揉我的发顶,“你就不怕我将此事告于曹公,让你的身份被揭露?”

    我自信一笑,无所谓地道:“你随意。”说完,我掸了掸裙裾上的灰尘,起身,对着那人施了一礼,平淡而疏离,“多谢将军归还木簪。”

    他顿了顿,随即,笑意更甚,“姑娘毋须客气。”然后,没有迟疑地转身,欲要离去。

    与此同时,我想起娘亲曾同我说过,我有一位舅父,名唤蔡瑁,字德珪,乃是蔡氏最为年幼的小公子。他自小聪慧,有大志,又极善言辞,是家中最受疼爱的孩子。娘亲说,我那么会说话大约就是受我舅父的影响。而且,我的五官生得与舅父极为相似,皆是端正秀气的模样,尤其是那鼻翼,简直像是与舅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过,对于我来说蔡瑁这个舅父并没有多大的存在感,毕竟我不是真正的黄月英,与他没有所谓的血缘至亲,再者,我也从未见过他,更是不会和他有什么舅甥之情。

    可是,如今我却很有想要和他相认的冲动。因为,仅是两次会面,我就能感受到他对我的好,救我、帮我拾回木簪。

    犹豫了许久,我有意地提高声调,让他听见,“荆州归曹,众人皆言刘表妻弟蔡瑁卖主求荣,不知此事可是真?”

    他回身,笑着看我,满含宠溺,“蔡瑁身负家族荣誉,更要保全两位阿姊,因而只能投曹。”答完,他反过来问我,“你母亲近来可好?”

    我摇摇首,道:“我也有许久未见母亲了,不太知晓她的近况,不过,母亲的身子一直不好,将军该是清楚的。”

    他颔首,安慰我,“你也无须担忧,待曹公归许,我自当请命留守荆襄,到时,定会多多照料你母亲,决不让她受半分委屈。”

    “那将军可知晓襄阳黄氏此今如何了?”黄氏一直是我心中的担忧,他身在曹营,应当能够知晓一些黄氏的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