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烽烟不弃在线阅读 - 第25节

第25节

    不过,如此温文有礼的孔明少时竟也是那般顽劣的模样,委实有些难以想象。摘择着手中的青菜,我忍俊不禁,随即暗自决定入夜后定要好好地问问他。

    “弟妹。”眉如远山的女子款款步入厨屋,她微叠衣袖,伸手帮我择菜,“我来帮帮你。”

    闻言寻了寻她身后,我不解,“嫂嫂不用照顾恪儿同乔儿吗?”

    “恪儿、乔儿他们有子瑜照顾着,无事。”温婉地扬笑,她手上的动作比我娴淑得多,“月英,我在江东便就对你有所耳闻,女身男志,才识过人。”

    顿了片刻,我笑着否认,“那些不过是传闻,多为虚言,嫂嫂莫要信得好。”

    “这世上岂有空xue来风之理。”她转眸望向我,亲昵地对着我言:“你我既已是一家人就莫要太过谦逊。孔明既然娶了你,那你必然是有过人之处。”

    我笑笑,不知如何接话的境况下,唯有低首专注地择菜。孔明的这位嫂嫂是个聪慧的女子,待人亲和,倒是个妙人。只是妯娌间自古难处,我更是深怕言语失礼惹得她不快,遂选择默然。

    我默然,她却是未止言语。略带叹息,她道:“他们兄弟三人自年少分别,此后辗转多年未见,情意自是淡薄了许多,你说,哪里有同胞兄弟如他们一般?”

    “到底是至亲,嫂嫂无须担忧。”血浓于水,纵使日后各事其主,我想这份兄弟之情皆是难变。再者,刘备和孙权日后虽有争锋相对,但是在很多时候表面上还是联合的。

    “月英。”放下手中的青菜,她意味深长地询问我,“孔明同阿均可曾责怪过子瑜?怪他当年随后母离去而未照顾他们二人?”

    我微微凝眉,答得诚然的同时心生疑惑,“月英未曾听闻他们说过此事。只是,嫂嫂可否告知月英为何兄长当时要随后母离去?”

    孔明是我在未来最为熟识的古人,他的幼时我自是知晓些。孔明未满十岁的时候亲母章氏去世,其后父亲诸葛珪再娶。虽然我不清楚在真正的历史上,他的后母待他们如何。但是,我想后母终究是后母,始终抵不上亲母的怜惜爱护。然而,当诸葛珪西辞,作为长兄的诸葛瑾竟是随着后母避乱江东,未曾再照顾孔明同诸葛均分毫。

    “后母不同亲母,月英你想必也知晓此理。”她无奈地同我解释,言语中带着对诸葛瑾满满的珍视和心疼,“孔明和阿均少时顽劣得很,子瑜担忧后母因此责罚他们,遂事事亲孝,将后母当作亲母对待,只望后母责罚他们的时候他可以求些情。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多年的亲孝,后母待子瑜亦如亲子。父亲离世后,后母孤身一人,子瑜感其母恩委实放心不下,又思虑孔明他们有叔父照顾,便就随同后母前往江东。那时,他真的未曾料到叔父亦是会在不久之后辞世。”

    “兄长是个极好的兄长。”我笑起,给出评价。虽然,孔明同诸葛均年少早孤,家境贫寒,但是能有这样的兄长又怎能不算是福呢?

    抓着我的手,嫂嫂欣慰地拍了拍,“子瑜他从未将自己的辛苦同弟妹们说过,但我却看在眼中。这些年,他时时担忧隆中,深怕孔明同阿均的日子太过清贫。见孔明已及婚龄却仍未婚配,他更是忧虑。后来听闻孔明与你定下婚约,他才稍稍放下心来。为了及时下聘,子瑜还嘱人连夜送钱来隆中。你们成亲,不能来观礼,他很是自责。”

    反握住嫂嫂的手,我早已被她言语中的兄长感动,遂承诺,“兄长的好,我同孔明及阿均定会铭记于心。只是,还望嫂嫂知晓孔明同阿均亦是有苦不能言。”

    她笑,点头,“诸葛家的皆是好男子。”

    “是啊。”相视一笑,我同她心神领会。诸葛家的三兄弟,长兄用心良苦,默然不言数多年;二兄勤俭持家,一人担起养育幺弟的重责,未曾抱怨分毫;幺弟年少天真,不枉二位兄长的苦心。

    能嫁予这样的人,是我的福亦是她的福。

    谈及小童惹春宵

    晚食时,一家七人围着方案而坐。简单的几样小菜,有鱼有rou,五盏浊酒,虽算不上是玉盘珍羞,但在诸葛庐已是极好的饭食。

    此番,桌案上的菜食多是由嫂嫂王氏所烹,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品尝之后,我更是自愧不如,早知晓在黄府时我也应将厨艺一并学得佳好才是。

    而那兄弟三人在尝下王氏的手艺后,表现各异。诸葛瑾作为王氏的夫君,满意地笑起,道:“你厨艺如此之好,回去后大可将厨娘辞退。”王氏则是嗔怪地看了他一眼,抱着不安生的诸葛乔,好笑:“若是辞了厨娘,我要怎么照顾恪儿和乔儿?”“那倒也是。”认同地颔首,诸葛瑾手中的木箸止不住地夹菜。

    “自从上次年节尝了大嫂的饭食,我不由得日夜想念。”诸葛均满足地咀嚼着香嫩的炙rou,明朗的笑意浮上唇角。王氏微笑,长嫂般的慈蔼模样,帮诸葛均布施菜色,“那你就多用些,不然可是又得想念一年了。”

    而孔明却只是淡淡然,浅笑用食,浅笑不语。比起诸葛均,他怕是已有三年不曾用过自家大嫂的饭食了吧,只是三年游学,让他变得更为内敛。

    偷偷地拉了拉孔明衣袖,我笑着同他低语:“我煮食不如嫂嫂,你可有些嫌弃我?”

    他闻言深笑,抬手夹了些rou食入盌,细细地挑去了rou片上的葱花,然后才置放到我的木盌中,答:“饭食可果腹即可,无所谓好与坏。”

    凝视着碗中的rou片,连绵的褐色之中没有一丝违和的绿,我不禁笑弯了眉眼,有些惊喜,“你如何会知晓我不食葱类?”

    “亲迎前,父亲把你的习惯皆是同我说了。”他淡哂,随后拿起手边的酒盏,浅酌起来。

    抑不住地笑着将rou片塞进口中,我道:“孔明你并不挑食,只是偏爱食鱼。”从开始用食到此今,他的木箸涉及最多之处便是面前的鱼碟。

    从容的放下酒盏,他的右手缓缓覆上我的左手,无尽的温暖。禁不住的双靥发热,我低首望着他骨节分明的大手,眉眼温软。

    “呜哇——”倏地,耳边响起孩童的哭泣声。我抬眸,只见王氏怀中的诸葛乔死死地攥着王氏的衣襟,歪头大哭地不肯进食。

    王氏无奈,哄骗着不满一岁的奶娃娃,“乔儿乖,喝些米汤,娘亲就带你出去玩。”

    “呜哇——”奶娃娃完全不受哄,他在王氏怀中扭动起来,像是要挣脱她的束缚。王氏叹气,放下诸葛乔,捏着他的小脸,笑言:“爬吧爬吧,爬饿了,你总得用食的。”

    顷刻,还挂着泪水和鼻涕的奶娃娃咧嘴笑起来,坐在席垫上手舞足蹈的。兴奋完,他开始到处乱爬,刚学会走路的诸葛恪则是担忧地跟在他身边,奶声奶气地叮嘱着:“弟弟,弟弟乖,不要乱爬。”

    瞥了诸葛恪一眼,奶娃娃根本不理他,肆意地从爹爹那儿爬到二叔父那儿,再从二叔父那儿爬到大叔父那儿,然后继续扭动着小屁股,无休无止。

    不久后,我觉得膝上一重,低眸,奶娃娃已是爬到了我的腿上。他双眸盯着我,咧着唇往我怀里钻,高唤:“娘娘——娘娘——”

    我好笑地抱住他,让他靠在我怀中,问道:“你怎么老是唤我娘呢?”他的小身子很软很小,极为脆弱的模样。小心翼翼地抬起他的手臂,我指着王氏给他瞧,“那才是你娘亲,知不知晓?”

    他却是皱了皱小鼻子,硬是要转身对着我,我无法只好任着他来。然而,对着我他又是一扑,直直地趴在我怀中,继续唤:“娘娘——娘娘——”

    王氏嗔目,瞪着拿屁股对着她的奶娃娃,责备:“诸葛乔,你这个小没良心的。”诸葛瑾大笑,逗弄地看着自己的夫人,道:“我看乔儿喜爱他叔母可比喜爱你得多。”王氏轻哼,偷偷地拧了诸葛瑾一下,自己给自己解围,“那是乔儿和月英有缘。”

    有缘?我抱着怀中的奶娃娃,微有心悸。

    点了点诸葛乔的鼻尖,我笑得有些为难。天下缘分千万多,只是,某些缘分委实不该有。

    ……

    入夜,我埋首于孔明的怀中,低低地笑起,询问他:“兄长今日说得那些关于你的幼时事可是真的?”

    他抚着我的背脊,不用细瞧我也知晓他此时定是笑着的,他答:“多数是真的。”

    “真的?”我笑得打颤,仰首枕在他身上,试着去想象一下那样的情景,不过,无论我怎么想我都觉得极是难以置信,“这般俊逸温润的你那时会是怎般模样呢?”

    “约莫是让人头疼的模样。”他微哂,语气淡然得好似在言论他人,“那时父亲和母亲待我分外无奈,责骂无用,责打亦是无用。”

    “那若是他们知晓此今的你,应当会心感安慰吧。”我的孔明,他在史书中没有如他人一般的年少知名,甚至没有人曾看着他言他必成大器。但是,他终究成为了闻名天下的卧龙先生,不需要任何的虚名,不需要任何年少的点缀。

    “或许。”薄唇不改笑意。他倚靠在床榻上,深眸远望,“那些事情都太过久远,若不是兄长今日提起,我怕是早已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