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何为贤妻在线阅读 - 第47节

第47节

    ☆、83·风雨欲来

    有时候人最痛苦的时候不是你已经失去了一切,而是你失去一切最落魄的时候,原本被你欺压过的人风风光光的站在你面前。

    曲望之看着眼前太监手里的银子,他虽然有些纨绔,但也知道这包银子数量不小,足以让普通人家什么事也不做的过上十几二十年。但是尽管现在的他什么都没有,他也不想去接这包银子。

    原本抹着泪的梁氏愤怒的夺过明和手里的银子,使劲摔到地上,指着端坐在马车中的曲轻裾道:“我们不需要你这个时候来假惺惺帮忙!”

    雪白的银子从棉布荷包中滚了出来,洒落一地,在阳光下显得更外晃眼。旁边有瞧热闹的人见到这一幕,开始低着头窃窃私语起来。

    曲回雪扶着祖母,听着四周人对昌德公府的嘲笑,难堪的低下了头,却看到滚到脚边的一锭银子。不知怎的,她突然想起三年前某一日,太太也是这样把茶杯扔到大姐的脚边。

    那杯茶很烫,明明是初夏,她甚至能看到茶水泼到大姐脚背上时冒起的白烟,但是那个时候大姐一直埋着头,她根本看不到大姐脸上是何种表情。

    不知道为何,她突然觉得有些快意,风光了十几年的梁氏,苛待自己母亲的梁氏,终于落到了今天这个下场。想到这,曲回雪脸上露出一个笑意,蹲下/身捡起脚边的银子,吹了吹银子上的灰尘,装进腰间的荷包中。

    梁氏没有注意到她的动作,曲老太太看见了却没有说一句话,她虽不聪明,但是却比梁氏看得清状况,所以不会做让人更加说闲话的事情。

    梁氏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与曲轻裾地位后互换的一天,她记忆中唯唯诺诺的丫头变得高高在上,而她却成了低贱的庶民,她又恨有不甘心,把这一切不幸的源头都归结在坐在马车中的曲轻裾身上。

    曲轻裾平静的看着梁氏,这个女人确实有几分姿色,但是也仅仅有几分罢了,她甚至想不通昌德公究竟有多迷恋她,才会丧心病狂的做出杀害发妻之举,这样无情的男人,难道真知道何为爱吗?

    看着毫无形象失去理智口出骂言的梁氏,曲轻裾觉得心头深处的不甘渐渐消散了,她抚住胸口,似乎看见了孤苦无依的小女孩在昌德公府度过的日日夜夜,看到她嫁进王府,看到她抗拒男人的靠近,看着她默默躺在雕花大床静静闭上眼睛。

    贺珩注意到曲轻裾神情不对,轻轻握住她的手,“轻裾,你怎么了?”

    曲轻裾视线对上他的双眼,突然笑开,缓缓摇头道:“没事。”她把视线移向梁氏,躬身走出马车,把手递给马车旁站着的木槿,踩着木凳下了马车,一步步走到面色难堪的梁氏面前,用很小的声音道:“你再这么吵下去,便是不替儿女积德了,难道没人告诉你,我很记仇?”

    梁氏想愤怒的嘶吼,可是她看着曲轻裾脸上的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转头看着自己的儿子,想起还在瑞王府做侧妃的女儿,咬牙道:“你想做什么?”

    “你猜,”曲轻裾长呼一口气,退后了几步,“毕竟你对我照顾这么多年,我只要一回忆当年,便觉得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你个贱人!”梁氏伸手便想去抓曲轻裾的脸,却被明和一手推开,他大声道:“放肆,王妃念曲老太太年岁大了,特意送银子让你们生活宽裕些,你不知感恩便罢了,竟想伤害王妃,心思实在歹毒。”

    围观的群众见到这个情况,自动脑补出曾经受昌德公府虐待的端王妃同情曲老太太年岁大,特意来送银子,结果狠毒的继母见到她便怒骂,没有半点后悔之意。看来这个梁氏比传言中还要恶毒,也不知如此善良孝顺的端王妃这些如何在她魔爪下熬过来的。

    曲轻裾十分痛心的看着被曲望之扶着的梁氏,有些无奈道:“既然你不欢迎我,我以后再不出现在你们面前。”她朝着曲老太太方向一个福身,“请诸位多多保重。”

    做完这些,曲轻裾神情恹恹十分失落的扶着木槿的手回到了马车上,待马车上的帘子放下后,她面上的失落之情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就爱看着梁氏整日活得提心吊胆的样子。

    也许她每日都要担心自己这个端王妃会伤害她的儿女,也许她每日都活在对自己的恨中,可是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回去了,”贺珩微笑着牵住她的手。

    曲轻裾笑着点了点头,“回吧。”

    端王府的人走了,围观的百姓也渐渐散开了,就在曲家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几个地痞流氓突然跑了过来,捡起地上的银子便跑得无影无踪。

    曲望之看着那些四散跑开的流氓,又回头看着自己的家人,一时间竟觉得,天下之大却无他们容身之处了。

    “走吧,”曲老太太跺了跺拐杖,冷冷的看了眼梁氏,“还站在这里做什么呢,这个地儿已经不是我曲家的了。”说完,扶着曲回雪便走。

    梁氏看着儿子,最终只好无奈的跟着老太太的步伐走了,可是每路过一个地方,都有不少人对她指指点点,甚至在见到她后朝着地上啐口水。

    她茫然的看着这些人,终于明白过来,她再也不是公爷夫人,再也没有荣华富贵,她什么都没有了,还有个贱人留下的女儿要暗算她。

    完了,都完了。

    春天渐渐过去,夏季的炎热慢慢到来,曲轻裾这个时候已经不爱出门了,更多的时候都是躲在阴凉通风的屋子里,穿着纱裙摇着美人团扇听金盏黄杨给她讲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八卦。

    前些日子最让曲轻裾意外的便是曲回雪被一个秀才求娶了回家,这个秀才虽无父无母,但是家中却有良田奴仆。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个秀才母亲曾是曲回雪生母的好友,秀才把她娶回家后,也没有因为昌德公府过往而慢待她,夫妻二人相处得很好。

    这件事大概是曲轻裾到这个时代后,最戏剧化的一件事了。这事也恰恰证明了有时候生活比小说话本还让人意外。得知此事后,她让小甘子送了不少适用的贺礼给曲回雪,其中还有份历年科举考题以及优秀答案,也算是她对夫妻二人的祝福。

    曲回雪并没有因此便频繁的与曲轻裾来往,她只是郑重的写了一封感谢的信,又让人送来一些新鲜的果蔬还有自己的绣品,此后便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去了。

    “王妃,这是下面人新作的百合银耳罗汉果汤,您用些消消暑意,”银柳端着一碗汤放到曲轻裾面前,从旁边丫鬟手中拿过扇子,替曲轻裾不快不慢的摇着扇子,看着外面白闪闪的太阳,呼了一口气,“这天儿是越来越热了,也不知什么时候下雨。”

    “你刚从外面进来,屋里放着冰,仔细别病了,”木槿把银柳拉得离冰远了些,笑着从她手里夺过扇子,“一身汗,可别熏着王妃。”

    银柳当下喊冤,两人一阵打闹,惹得曲轻裾忍不住笑出了声,她放下勺子道,“快别闹了,让厨房给你们做一碗冰酸梅汤,堵住你们的嘴。”

    “这个好,奴婢一准儿不闹了,”木槿笑着走到曲轻裾旁边替她打扇,她朝门口望去,见黄杨一边擦汗一边匆匆跑了进来,不由得皱起了眉,黄杨平日做事也不是这般慌慌张张,这是有事发生了?

    “王妃,方才王爷传讯回来,说近日怕是不回府了,”黄杨满头是汗,衣裳后背全部被汗水打湿,说起话来有些喘。

    “给黄杨倒碗凉茶,”曲轻裾面色慎重道,“可是宫里发生了什么事?”

    黄杨虽然在王妃面前顾忌了几分形象,但是喝茶的速度明显比平时快了不少,一碗茶下肚,他用袖子擦着嘴角道:“明和公公传话说,皇上今日再朝堂上突然晕过去了,太医院所有当值的太医都被召进宫了,王爷这会儿也留在宫里,怕王妃你担心,才特意传讯给你。”

    庆德帝是贺meimei么,隔三差五的来这么一场。曲轻裾皱了皱眉,觉得贺珩今天比以往庆德帝生病时要积极很多,难不成庆德帝这次病得有些凶险?

    看了眼满屋不敢言语的丫鬟们,她沉声道:“吩咐下去,在王爷回来前,府上不待客,但凡要出府办事的,必须要跟管事报备登记,什么时候出去的,什么时候回来的,通通要登记清楚,若是有人违反,就撵出王府。”

    黄杨眉心一跳,压下心头的惊慌:“是,小的这边传达下去。”

    待黄杨走了,木槿有些不安道:“王妃,这事……”

    “父皇乃是天之子,必有上天保佑,”曲轻裾拿起勺子喝了一口百合银耳罗汉果汤,面色平静道,“让下面的人关好嘴巴,若是我听到一句不该说的话,全部重责。”

    “是,”木槿察觉到王妃的慎重,与银柳交换一个眼神,匆匆退了出去,去管住下面的人。

    一碗百合银耳罗汉果汤见底,曲轻裾掏出手绢,慢慢的擦净嘴角,她站起身走到床边,一阵风起,厚厚的乌云渐渐出现在天际,让天空呈现出一半阳光灿烂一半乌云压低的景象。

    “王妃,奴婢瞧着想是要下雨了,”玉簪见风太大,怕把窗户吹过来阻拦王妃的视线,便用手抵着窗户。她看着天际,感慨道:“这么大的风,乌云又厚,等下的雨想必不小呢。”

    曲轻裾笑了笑:“管它多大雨,反正下过便要停,我们在屋子里,怕什么?”

    盯着那越来越近的乌云,曲轻裾眉头轻皱,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

    ☆、84·崩

    天启宫正殿中十分的闷热,可是没有谁敢叫一声苦,甚至连头上的汗水也不敢随便伸手去擦,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龙床上,上面躺着的男人系了他们一身的荣辱甚至是性命。

    几个太医几乎是瑟瑟发抖的请完脉,噗通一声跪在皇后面前,太医院的院首才抖着声音道:“皇后娘娘,陛下脉象细弱如丝,时而若无,时而起伏,臣等无能。”

    “陛下不是暑气过重么?”皇后面色大变,她虽不懂医,但是也知道重病不治者才会脉象细弱如丝,她看着这些明明在大热天却脸色发青的太医,咬牙道:“不管怎么样,你们都要让陛下醒过来!”

    在场的太医交换了一个眼神,咬牙应下了。

    皇后看了眼床上昏睡的男人,擦着额头上的汗,想了想召来了传讯太监:“皇上病重,虽不宜吵闹,但是为父者定思子女,把殿外候着的端王、瑞王、诚王、晋安公主都召进来。淑贵妃与敬贵妃也进殿侍疾。”

    天启宫外,所有诞下子嗣的妃嫔还有公主王爷们都站在烈日下等着,好不容易见到有太监出来,顿时被烈日晒得有些发花的眼变得精神不少。

    “传皇后旨意,宣敬贵妃、淑贵妃,端王殿下、瑞王殿下、诚王殿下、晋安长公主侍疾。”太监传完皇后的懿旨,也不看其他人的脸色,径直匆匆回了殿内。

    其他人虽不甘,可是也无可奈何,如今皇上昏迷不醒,皇后便是后宫中最大的人,她说不让谁进,谁敢硬闯进去?

    一行人进了闷热的殿中,淑贵妃皱着眉道:“屋内如此闷热,为何不用冰?”

    皇后冷冷看了她一眼:“如今陛下脉象虚弱,如何用得寒凉之物,淑贵妃若是嫌热,便回寝宫歇息去,想必皇上这里不缺侍疾之人。”

    淑贵妃被皇后这话一刺,心里虽不快,但是碍于对方的身份,也只好对皇后福了福,“嫔妾只是担心皇上受热,还请皇后饶了嫔妾失言之罪。”

    皇后看了她一眼,视线扫过她旁边的贺渊,不再搭理她,转而看向又是给皇上扎针又是按摩的太医,语气低沉道:“皇上此次病情危急,脉象微弱,你们……要好好伺候着。”

    进来的几个人顿时变了脸色,脉象微弱代表着什么他们心里清楚,可是怎么会突然这个样子?

    淑贵妃大概是面色最难看的人,她视线扫过屋内众人,若是皇上就这么去了,那么自己的孩儿还有几分继位的可能?想到这,她带着敌意的看向满脸担忧的贺珩,若是让韦氏的儿子成为皇帝,这大隆朝哪里还有他们母子容身之处?

    “怎么会这样呢?”淑贵妃声音渐渐变大,甚至有些尖利,“皇上昨天还好好的,怎么可能会脉象微弱?!”说完,便悲戚的哭了起来,口中还不时的叫着陛下。

    敬贵妃虽不似淑贵妃那般,却也是红着眼眶,默默的流着泪,不一会儿手中的手绢便被泪水湿透了,可她却毫无所觉,只是站在龙床旁边无声哭着。

    庆德帝似乎听到一个尖利的哭声,这个声音哭得他头疼,好不容易睁开眼睛,便见一个身着桃红衣衫的女人跪在自己面前,他定睛看去,便看到淑贵妃露出喜色带着泪痕的脸。他心头一动,张嘴便要说话时,却看到站在床脚处垂着泪的敬贵妃,她沉静红肿的双眼正落在自己的身上,明明一个人也没有说,他却能感到她对自己的担忧与牵挂,还有在看到他醒来时的喜悦。

    他想坐起来说自己没事,才发现自己全身不能动弹,他想多说几句话,才发现自己连呼气都觉得困难,他转着眼珠,看看跪在自己旁边衣衫精致讲究的女人,又看看站在床脚衣衫有些凌乱,就连头发也没有好好梳的女人,良久后,闭了闭眼睛,从身上挤出一丝力气开口道:“宣大理寺田晋珂、户部尚书罗长青、丞相魏炆广、礼部尚书张竹成,禁卫军统领孙彰尤。”

    就这么一句话,庆德帝说得是气喘吁吁,跪在他面前的淑贵妃手心渐渐发凉,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个宠了她二十多年的男人,可能就要离她而去了。她心里有些难过,却更加的焦急,这个男人是否还记得曾经的承诺,是否会把皇位留给渊儿?

    “皇上,您看看渊儿,他来看您了,”淑贵妃起身把贺渊拖到床边,有些焦急道,“您忘了吗,您曾经说要和渊儿一道去爬山,一道去骑马,这些您还没有做到呢,待您好了,一定要兑现这些承诺。”

    庆德帝看着自己最宠爱的三儿子,他甚至为这个孩子换过尿片,洗过脚丫,也背着他在床上玩过,眼看着这个孩子一点点长大,成为一个俊俏的青年。

    “父皇,”贺渊跪到庆德帝的床前,眼眶发红道,“儿臣记得您说过的每一句话,您快些好起来吧。”

    是了,那时候他说了不少话,甚至承诺过要让三儿子做下一任的皇帝,可是这些年来,他也没有立他为太子,三儿的性子太傲,他总想着等他再懂事一些才好 ,等到现在,他已经没有力气再等下去了。

    他有些浑浊的视线越过贺渊的肩头,看到沉默的站在几步外的二儿子,这是韦氏给自己生的孩子,他记得他功课好、规矩好、甚至孝顺,他也爱赏不少东西给这个儿子,别的却什么也不记得了。

    这个孩子小时候长得也是白白胖胖的吧,他还记得当初韦氏抱着他,他对着自己伸手叫父皇的样子。

    孩子们都大了,可是他却老了。

    “皇上,大人们都到了。“太监总管小声道。

    “宣,”庆德帝收回视线,有气无力道。

    田晋珂等人进了大殿后,便察觉到事情不对,待他们见到满面红光时,心头一个咯噔,纷纷跪了下来,“臣等见过皇上,见过皇后。”

    庆德帝也不叫起,而是道:“上文房四宝。”

    淑贵妃睁大眼睛看着太监们拿来文房四宝,她知道皇上要做什么,一颗心几乎已经提到嗓子眼上。

    “朕念,田卿家写,你们都听着。”庆德帝视线缓缓扫过屋内众人,最终落到角落里捂着嘴,明明哭得已经喘不过气,却没有发出半点声音的敬贵妃身上,他闭上眼睛,半晌后睁开,眼中已经是坚定之意。

    贺渊见到父皇这个眼神,隐隐觉得有些不妙,忍不住开口道:“父皇曾经说的话,还算吗?”

    庆德帝看了他一眼,微微移开视线,喘了几口气:“朕自登基以来,对内无治国之功,对外无扩疆之能,然有子者……珩,生而敏慧,心思纯善,齐家修身,有先帝之德,朕再三思之,唯有此子有治世之能,遂传位于皇二子珩,择吉日可登基。”

    说完这几句话,庆德帝已经喘得不行,连视线都开始模糊,他看着呈到自己面前的玉玺以及私印,颤抖着拿起玉玺,在田晋珂捧着的圣旨上按了下去。

    “父皇!”贺渊看着朱红的玉玺印痕落在了圣旨上,不敢置信道,“您为何要改变主意?”

    庆德帝并不搭理他,又吃力的把私印盖在了圣旨上,做完这一切,他仿佛失去了全身的力气,后背一阵阵冷意。

    “父皇,父皇,为什么!”贺渊要去抢圣旨,却被太监拦了下来,他转而愤怒的看着贺珩,“你究竟玩了什么手段,让父皇下了这样的旨意?”

    贺珩眼眶微红道 :“三弟,你现在先别闹……”

    “少装模作样,你们两母子向来擅长装模作样,别人吃你这一套,我瞧着还恶心,”贺渊恨恨的看向庆德帝,“父皇,你就是这般对我吗?”

    庆德帝仿佛听不到贺渊的吵闹般,他怔怔的看着床脚,喃喃道:“婵儿不哭,婵儿……朕错了,错了……”

    淑贵妃蓦地睁大眼,不敢置信的看着庆德帝,仿佛不认识眼前的人一般。

    大殿中一片寂静,他们不知道皇上口中的婵儿是谁,也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说错了,但是他们知道,端王便是未来的皇帝,继位者已定,便少了许多的乱子。